[实用新型]物料罐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155.X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封学锋;韩郡丰;武强强;李鑫;杜博涵;封瑞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中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0 | 分类号: | B65D2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料罐呼吸器。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往往有多个常压中间物料罐,物料罐上都装有呼吸阀。当物料罐内储存为易挥发溶于水物料时,每当温度升高或向罐内排料时呼吸阀会呼出物料气体,呼出物料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员工健康,同时也是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将物料罐呼出的气体收集防止污染的物料罐呼吸器。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物料罐呼吸器,包括水箱、竖直设置于水箱中将水箱密封左右分割成容腔Ⅰ和容腔Ⅱ的隔板、设置于水箱两侧分别连接于容腔Ⅰ和容腔Ⅱ的溢流管Ⅰ和溢流管Ⅱ、分别连接于容腔Ⅰ和容腔Ⅱ上端的注水管、一端连接于吸收塔另一端连接于容腔Ⅰ上方的吸收管、放空管、若干进气管以及分别连接于容腔Ⅰ和容腔Ⅱ底部的排液管Ⅰ和排液管Ⅱ,所述吸收管、放空管排液管Ⅰ以及排液管Ⅱ上分别安装有截止阀Ⅰ、截止阀Ⅱ、截止阀Ⅴ和截止阀Ⅵ,所述进气管一端连接于物料罐,其另一端管口位于容腔Ⅰ中且管口的高度低于溢流口,所述放空管上端与空气导通,其底部设置有若干出气孔Ⅱ,所述出气孔Ⅱ的高度低于溢流口,一连通管一端管口位于容腔Ⅰ内,且其高度高于溢流口,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出气孔Ⅰ,所述出气孔Ⅰ位于容腔Ⅱ内且高度低于溢流口。
为了防止吸入水以及其他杂质气体,还包括设置于容腔Ⅰ中且安装于进气管上的储液筒。
为了方便测量浓度,还包括分别固定于排液管Ⅰ和排液管Ⅱ上且位于截止阀Ⅴ和截止阀Ⅵ上方的取样管Ⅰ以及取样管Ⅱ,所述取样管Ⅰ和取样管Ⅱ上分别安装有截止阀Ⅲ和截止阀Ⅳ。
为了方便观察液位,还包括设置于水箱两侧分别连接于容腔Ⅰ和容腔Ⅱ的液位计Ⅰ以及液位计Ⅱ。
为了节省管路,还包括一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管口分别连接于排液管Ⅰ、排液管Ⅱ以及粗物料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温度升高或者向物料罐排料时,物料罐呼出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送入容腔Ⅰ中的水中逐渐被水溶解,当容腔Ⅰ中饱和后,气体通过连通管传递至容腔Ⅱ中并通过出气孔流出与容腔Ⅱ中的水进行溶解。当容腔Ⅰ以及容腔Ⅱ中的水都饱和后,气体经吸收管返回值吸收塔再利用。当温度降低时,物料罐通过进气管向回吸收,外部空气通过放空管经出气孔Ⅱ输送至容腔Ⅰ中平衡气压。此时进气管将容腔Ⅰ中的部分液体抽取进气管中,放置杂质气体流回物料罐。由于物料罐会出的气体被水溶解,因此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有利于员工的身体健康,并且物料的回收也提高了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物料罐呼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物料罐吸气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 2.隔板 3.容腔Ⅰ 4.容腔Ⅱ 5.溢流管Ⅰ 6.溢流管Ⅱ 7.注水管 8.吸收管 9.截止阀Ⅰ 10.放空管 11.截止阀Ⅱ 12.进气管 13.液位计Ⅰ 14.液位计Ⅱ 15.排液管Ⅰ 16.排液管Ⅱ 17.取样管Ⅰ 18.取样管Ⅱ 19.截止阀Ⅲ 20.截止阀Ⅳ 21.截止阀Ⅴ 22.截止阀Ⅵ 23.三通管 24.连通管 25.出气孔Ⅰ 26.出气孔Ⅱ 27.储液筒 28截止阀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中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营中康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1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