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多片离合组件操纵的电磁扭簧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211.X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6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宇;邢子义;徐军领;侯丰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27/14 | 分类号: | F16D27/14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李增发 |
地址: | 2657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离合 组件 操纵 电磁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离合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多片离合组件操纵的电磁扭簧离合器。
背景技术
本申请人曾于2014年3月16日也曾申请过《一种扭簧式电磁离合器》(目前尚未公开),其扭簧位于吸合盘套筒内、从动轮套筒外,在自由状态下其内径大于从动轮套筒的外径,其第一引脚伸入吸合盘缺口内,其第二引脚伸入从动轮缺口内。但这种结构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在离合的过程中,吸合盘的左右位移从而带动扭簧抱紧与松开主动轮,在抱紧时主动轮的扭矩主要是通过抱紧的扭簧一个引脚将扭矩传递另一个引脚最终传递给给从动轮,因此扭簧的两个引脚需要承受很大的扭矩,对其材料的疲劳强度、刚性、尺寸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且在扭簧抱紧与松开主动轮的过程中,扭簧相对于主动轮不仅其周向内径发生变化,其左右也会窜动,形成对主动轮的剪切作用,导致二者之间非均匀性磨损,最终导致扭簧抱紧与松开功能失效.发生抱死现象。同时吸合盘的端面与电磁铁组件端面频繁的离合,在离合过程中吸合盘的端面与电磁铁组件端面之间冲击力较大,磨损会更加严重,从而使得整个结构的稳定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扭簧本体承担大部分扭矩并利用多片离合组件分散摩擦力的电磁扭簧离合器。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利用多片离合组件操纵的电磁扭簧离合器,包括与轴连轴承1一端固接的从动轮12,与从动轮12枢接的主动轮7,枢接在轴连轴承1中部的电磁铁组件5,安装在电磁铁组件5与主动轮7之间吸合部件6,安装在从动轮12靠近电磁铁组件5一侧端部的挡圈16,位于挡圈16与吸合部件6之间的波形弹簧14,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从动轮12与主动轮7外径相等的周向外圆上设置扭簧10,扭簧10的外侧设置扭簧套筒13,扭簧套筒13与从动轮12固接,扭簧套筒13的外侧设置连接套8,连接套8靠近电磁铁组件5的一端与吸合部件6通过花键套接、连接套8远离电磁铁组件5的一端固接扭簧盖板9,扭簧盖板9设置在主动轮7内,扭簧10的一端引脚安装在从动轮12上,另一端引脚安装在扭簧盖板9上。采用该技术方案,在扭簧抱紧时,扭簧的本体同时抱紧从动轮12与主动轮7外径相等的周向外圆,扭簧本体与扭簧的两个引脚共同传递自主动轮至从动轮的扭矩,减轻了扭簧的两个引脚的作用力,对降低其材料的疲劳强度、刚性、尺寸的要求。采用连接套、扭簧盖板等技术方案,使得扭簧不发生左右窜动,不会形成对主动轮和从动轮周向外圆的剪切作用,避免非均匀性磨损,防止发生抱死现象,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合部件6包括吸合盘17、摩擦盘19、设置在吸合盘17与摩擦盘19之间的操纵片18,所述的操纵片18通过花键套接在连接套8上,吸合盘17的周向端面上均匀设置数目不少于3个的凹槽,相应地摩擦盘19的周向内端面上均匀设置与凹槽数目相等的凸起或销钉。采用组合式的吸合部件代替传统的吸合盘,三者之间可以轴向相对滑动,利用凹槽与凸起或销钉配合代替传统摩擦传动的方式,可有效降低机构之间的磨损。
主动轮12靠近电磁铁组件5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摩擦片15。采用该技术方案可降低吸合部件与主动轮之间的磨损,并提高传动效率。
扭簧10及其引脚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增加了扭簧与从动轮和主动轮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摩擦力,有利于提高轮系动力的传递效率,降低磨损。
扭簧盖板9上设置有与扭簧引脚截面形状相应的凹槽。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有利于传动的平稳。
吸合盘17与从动轮12之间设置减磨衬套。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磨损。
吸合盘17和摩擦盘19的表面包含氮化层。采用这种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吸合盘和摩擦盘的耐磨性能。
总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扭簧轴向位置完全定位,防止扭簧在离合器中轴向窜动与主动轮内部传动轴端面发生摩擦,增强结构稳定性。采用多片式离合部件传递扭簧扭紧所需的操纵力,多片式离合机构能够降低水泵皮带轮端部摩擦片的磨损,减小整个离合器停止时的冲击力对电磁铁组件端面的磨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离合器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或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合部件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球、棒磨机的进出料口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