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559.9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0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符建明;顾玉良;符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火花 检测 用钳式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点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漏点检测的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
背景技术
作为软连接件使用的聚四氟乙烯管,出厂前必须做漏点检验,对于含有漏点、针孔、砂眼的次品需要剔除。现有的漏点检验方法一般是往聚四氟乙烯管内伸入一根金属棒,然后用电火花检测仪在其表面来回移动检测。利用电火花检测仪检测聚四氟乙烯管的漏点的原理是,漏点处的电阻值和气隙密度小,当有高压经过时就会形成气隙击穿而发生火花放电,给报警电路一个脉冲信号,报警器发生声光报警。
电火花检测仪的探头有圆圈弹簧型、平板橡胶型、或半环型。其中平板橡胶型或半环型电极不能一次完成检漏,存在易漏检、低效率的缺点。而圆圈弹簧型将弹簧作为电极,紧箍在管壁上,弹簧两端闭合与操作柄,沿管纵向拖动弹簧圈,其可实现全方位的检测,但存在难以越过管外壁障碍、难以检测变径管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全方位检测、且易越过管外壁障碍的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其包括通过枢轴连接的第一、第二构件,第一、第二构件形成钳式结构;第一、第二构件的第一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第二手柄,第二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第二电极支架,第一、第二电极支架内壁固定有第一、第二弧形电极,第一、第二弧形电极形成可开合的环形结构;第一、第二弧形电极与高压导线连接,且第一、第二弧形电极内壁分别固定有至少一排金属弹簧,金属弹簧另一端固定有金属片;各金属片朝向所述环形结构中心的表面为弧面,且各弧面在同一圆周面上。
用于聚四氟乙烯管等带有波纹段的管体的漏点检测时,操纵第一、第二手柄,极易使电极支架张开、闭合;由于金属片通过金属弹簧固定在弧形电极上,当探头经过管体的变径区如波纹段时,弹簧可以发生伸缩,从而使探头的金属片不仅可以顺利越过管外壁凸起的波纹段等障碍,还可在移动中可以充分接触管体的变径区表面,从而对变径管起到漏点检测作用。
为了避免检测中划伤管体,优选地,所述金属片的与所述弧面相邻的侧面与所述弧面为圆滑过渡。
为了提高检测的全方位性,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弧形电极内壁分别固定有至少两排金属弹簧和金属片,且各排金属片错开设置,各排内相邻金属片的间距小于或等于相邻排的金属片的平行于金属片间距方向的尺寸。
为了简化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弧形电极内壁分别固定有两排金属弹簧和金属片,各排内相邻金属片的间距小于另一排的金属片的平行于金属片间距方向的尺寸。
为了节省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电极支架为弧形电极支架。
为了提高安全性,优选地,所述高压导线埋置于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高压导线依次经第一、第二构件的第一端部、绕过所述枢轴、经第一、第二构件的第二端部与所述金属丝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操作方便、可以用于管体特别是变径管的全方位漏点检测,且使用安全、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拆装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拆装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拆装后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的金属片与金属弹簧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构件;2、第二构件;3、枢轴;4、金属弹簧;5、金属片;11、第一手柄;12、第一电极支架;13、第一弧形电极; 21、第二手柄;22、第二电极支架;23、第二弧形电极;51、弧面;52-55、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火花检测用钳式探头,如图1至图3所示,其包括通过枢轴3连接的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第一、第二构件1、2形成钳式结构。
第一、第二构件1、2的第一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手柄11、第二手柄21,第二端部分别形成有第一电极支架12、第二电极支架22。为了节省材料,第一、第二电极支架12、22最好为弧形电极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江南氟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5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柄强度测试设备
- 下一篇:MEMS 压力传感器和半导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