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化成充电后去除余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906.8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2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松;赵冬冬;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朱介人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化成 充电 去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蓄电池化成充电后去除余酸装置。
背景技术
化成是蓄电池制造很关键的一道工序,其转化过程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蓄电池的性能。蓄电池生产过程中,蓄电池的极板需要经过化成工艺,也就是利用化学和电化学反应使极板转化成具有电化学特性的正、负极板,但是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余酸。目前,铅酸蓄电池化成充电结束后,电池内部余酸是通过真空抽出,抽酸过程中会出现抽不干净,并且需要配备真空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化成充电后去除余酸装置,能有效将余酸排除干净,并且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蓄电池化成充电后去除余酸装置,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套有橡胶塞,排气管的底部设有凹型结构,排气管的顶部为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橡胶塞的外径与蓄电池加酸孔的孔径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橡胶塞塞住电池加酸孔时,塑料管与电池防护片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充电产生的析气压力排出余酸,余酸排除干净,并且节约能源,减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上套有橡胶塞1,排气管2的底部设有凹型结构3,排气管的顶部为排出口4,所述橡胶塞1的外径与蓄电池加酸孔的孔径相匹配,所述橡胶塞1塞住电池加酸孔时,塑料管2与电池防护片相接触,所述排出口4连接到硫酸收集器上。
在蓄电池化成充电的最后充电阶段时,将橡胶塞1塞住加酸孔,此时,塑料管2与电池防护片相接触,利用充电产生的析气压力将余酸从凹型结构排出,余酸通过排出口4进入硫酸收集器中,余酸排完后拔掉橡胶塞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电池(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田园果蔬转运机
- 下一篇:一种安装在地铁上的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