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改善汽轮机油破乳化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5434.X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李烨峰;刘永洛;严涛;王笑微;孙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20 | 分类号: | F01D25/20;B01D3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改善 汽轮机油 乳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轮机油在线油质再生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线改善汽轮机油破乳化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破乳化度是汽轮机油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表示油水的分离能力。当汽轮机油的破乳化度超标后,如果汽轮机油中所含水分达到饱和,由于油中存在能引起油乳化的表面活性物质,以及油在系统循环产生的搅拌作用,均会使油质发生乳化,油品乳化不但会破坏油的成膜和极压特性,严重影响油的润滑性能,危及汽轮机的安全运行,而且油中乳化状态的水会加速油质的劣化变质,还会造成金属表面的锈蚀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求汽轮机油应具有良好的与水分离的性能。
目前运行中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超标后,一般都采用向油中添加破乳化剂的方法来解决,但添加破乳剂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添加剂量难以控制。添加剂量小达不到处理目的,无法改变乳化状态,添加剂量多则会导致汽轮机油乳化更为严重。2)破乳剂易消耗。由于破乳剂易消耗,添加后随着对运行油的脱水处理,破乳剂会逐渐被除掉,因此短时间内油中的破乳剂量会减少,乳化问题会再次出现,又需要二次补加。3)二次补加的剂量更难控制,多次添加会使运行油的成分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改善汽轮机油破乳化度的装置,可以在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对汽轮机油进行在线处理,除去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从而提高油的破乳化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补加新油的功能,无需外接其他滤油机,可直接对油系统进行补油,补油更加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在线改善汽轮机油破乳化度的装置,包括和汽轮机油油箱连接的进油阀1,和进油阀1还并联连接有与待补油桶相连接的补油阀2,并联后的进油阀1和补油阀2与吸油滤器3的进油口连接,吸油滤器3的出油口与油泵电机4的吸油口连接,油泵电机4的出油口与破乳器5的进油口连接,破乳器5的出油口与粗滤器6的进油口连接,粗滤器6的出油口与精滤器7的进油口连接,精滤器7的出油口通过出油阀11连接至装置的出口,装置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油油箱;所述油泵电机4的进出口安装有溢流阀9,所述油泵电机4的出口安装压力报警器8,所述破乳器5内装有除去油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吸附滤芯;所述精滤器7上并联有压差报警器10。
所述油泵电机4为齿轮油泵电机。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添加破乳剂,通过在线改善汽轮机油破乳化装置,可在运行中除去油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保证运行油的破乳化度指标始终符合运行油标准要求。
2)设有双级报警系统,当精滤压差高,滤网堵塞压力升高时,压差报警器10可报警停机,当压差报警器10发生故障无法报警停机时,整个系统压力会持续升高,压力报警器8会报警停机。双级的报警系统可保证本实用新型装置在线安全运行。
3)增加了在线补油功能,在机组运行过程中,无需外接滤油机,可通过补油阀直接进行补油,且补入的新油因通过了破乳器、粗滤器和精滤器的过滤,保证了补入新油的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在线改善汽轮机油破乳化度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在线改善汽轮机油破乳化度的装置,包括和汽轮机油油箱连接的进油阀1,和进油阀1还并联连接有与待补油桶相连接的补油阀2,并联后的进油阀1和补油阀2与吸油滤器3的进油口连接,吸油滤器3的出油口与油泵电机4的吸油口连接,油泵电机4的出油口与破乳器5的进油口连接,破乳器5的出油口与粗滤器6的进油口连接,粗滤器6的出油口与精滤器7的进油口连接,精滤器7的出油口通过出油阀11连接至装置的出口,装置的出口连接至汽轮机油油箱;所述油泵电机4的进出口安装有溢流阀9,所述油泵电机4的出口安装压力报警器8,所述破乳器5内装除去油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吸附滤芯;所述精滤器7上并联有压差报警器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泵电机4为齿轮油泵电机。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54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尾气无害排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子设备气动供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