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内墙用金属复合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5720.6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4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许承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佰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内墙 金属 复合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板,尤其设计一种电梯内墙用金属复合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金属复合板一般包括上不锈钢板、芯层和下不锈钢板,由于金属复合板是由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材料组成,它既保留了原组成材料的主要特性,又克服了原组成材料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材料性能。然目前的金属复合板中有一种蜂窝板,即芯层做成蜂窝状,该金属复合板的芯层制作工艺困难,同时蜂窝状芯层与不锈钢板之间的粘结面积小,粘结不够牢固,因此一般的金属复合板并不能完全满足电梯内墙上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内墙用金属复合板,该金属复合板的结构比较合理,剥离强度高,且提高了抗弯折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电梯内墙用金属复合板,包括上不锈钢板、下不锈钢板和铝材质的中央芯层,所述中央芯层包括芯层板部、若干个条形的弧形部和与弧形部配合的支撑伞部,所述弧形部平行设置于芯层板部的两个板面上,该弧形部的内弧面固定于支撑伞部的外端部,支撑伞部的内端部固定于芯层板部上,所述上不锈钢板、下不锈钢板上设置有与弧形部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上不锈钢板、下不锈钢板分别通过对应的粘结层粘结于中央芯层上,弧形凹槽覆罩所述弧形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弧形部侧边与相邻的弧形部的侧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弧形部的侧边与相邻的弧形部侧边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不锈钢板、下不锈钢板与该间隙对应的部位与芯层板部表面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每个支撑板部包括三块支撑板,该支撑板相互之间成伞形排列,该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45°。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金属复合板的中央芯层包括芯层板部、若干个条形的弧形部和与弧形部配合的支撑伞部,所述弧形部平行设置于芯层板部的两个板面上,该弧形部的内弧面固定于支撑伞部的外端部,支撑伞部的内端部固定于芯层板部上,所述上不锈钢板、下不锈钢板上设置有与弧形部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上不锈钢板、下不锈钢板分别通过对应的粘结层粘结于中央芯层上,弧形凹槽覆罩所述弧形部,因此,该中央芯层与上不锈钢板、下不锈钢板之间的接触粘结面积大,粘结更加牢固,同时,弧形凹槽与弧形部嵌入配合,从而使剥离强度提高,抗弯强度提高,支撑伞部可增加金属复合板的强度,便于电梯内墙装饰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中:1.上不锈钢板;2.下不锈钢板;3.中央芯层;31.芯层板部;32.支撑伞部;33.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电梯内墙用金属复合板,包括上不锈钢板1、下不锈钢板2和铝材质的中央芯层3,所述中央芯层3包括芯层板部31、若干个条形的弧形部33和与弧形部33配合的支撑伞部32,所述弧形部33平行设置于芯层板部31的两个板面上,该弧形部33的内弧面固定于支撑伞部32的外端部,支撑伞部32的内端部固定于芯层板部31上,所述上不锈钢板1、下不锈钢板2上设置有与弧形部33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凹槽,所述上不锈钢板1、下不锈钢板2分别通过对应的粘结层粘结于中央芯层3上,弧形凹槽覆罩所述弧形部33。
本实施例中,弧形部33侧边与相邻的弧形部33的侧边连接,从而形成了连续状,其中弧形部33为圆弧状的弧形部33,该弧形部33的弧度为135-145°之间。而每个支撑板部包括三块支撑板,该支撑板相互之间成伞形排列,该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45°。弧形部33成条状,优选,该条状为金属复合板的长度方向,这样便于在线贴合。弧形部33的厚度要比支撑板部的厚度厚,以提供给金属复合板足够的强度。
由本实施例衍伸出的另一种方案为,弧形部33的侧边与相邻的弧形部33侧边之间存在间隙,所述上不锈钢板1、下不锈钢板2与该间隙对应的部位与芯层板部31表面贴合,该方案中,上不锈钢板1、下不锈钢板2有一部分是直接与芯层板部31贴合,那么而芯层板为实心板,金属复合板的强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该金属复合板利用上述结构的中央芯层3,使金属复合板的厚度增加,成本降低,粘结面积增加,抗剥离强度提高,同时,利用支撑伞部32作为内支撑,金属复合板的强度有一定的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佰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佰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5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性良好的CEM-3覆铜板
- 下一篇:一种糊盒机的挡纸头架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