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地暖发热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5915.0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峰岩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56 | 分类号: | H05B3/56;H05B3/14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10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热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供暖装置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地暖发热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家庭采暖、户外加热等领域应用的制热产品,一般采用空调、燃气加热器、热水循环、金属电热线等传统的加热方法;上述制热产品质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其针对性较强,操作不当,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并污染环境。另外,传统的金属电热丝还存在着使用寿命短、强度低、抗老化性差及易出现断股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强度、耐疲劳、抗腐蚀性、导电性能好及使用寿命长的碳纤维地暖发热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碳纤维地暖发热线,它包括碳纤维发热导电线、第一防护层、第二防护层及第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包覆于碳纤维发热导电线之上;所述第二防护层包覆于第一防护层之上;所述第三防护层包覆于第二防护层之上;所述第一防护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层;所述第二防护层采用交联聚乙烯层;所述第三防护层采用硅橡胶层、聚乙烯层或聚四氟乙烯树脂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碳纤维发热导电线由多束碳纤维丝构成。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碳纤维发热导电线的外部还可设有合成纤维编织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高强度、耐疲劳、抗腐蚀性、导电性能好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由于碳纤维具有碳素材料的各种优良性能,可以作为优良发热体,而且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高、耐腐蚀、而疲劳、耐温性能好。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发热导电线不进行弯曲和编织,碳纤维丝束呈自然垂直状态,外部用抗拉、抗冲击、抗扭曲、耐磨的合成纤维材料编织套进行紧密定型。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用户各种场合的需求配置相应的绝缘外套,形成电加热网,用于建筑物的地下、墙内作为采暖材料,也适用于机场、道路、草坪的融雪保暖或者大棚种植的地下采暖,也可以用于管道的防凝防冻和容器的加热等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碳纤维发热导电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碳纤维发热导电线;2、第一防护层;3、第二防护层;4、第三防护层;5、合成纤维编织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碳纤维地暖发热线,它包括碳纤维发热导电线1、第一防护层2、第二防护层3及第三防护层4;所述第一防护层2包覆于碳纤维发热导电线1之上;所述第二防护层3包覆于第一防护层2之上;所述第三防护层4包覆于第二防护层3之上;所述第一防护层2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层;所述第二防护层3采用交联聚乙烯层;所述第三防护层4采用硅橡胶层、聚乙烯层或聚四氟乙烯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碳纤维发热导电线1由多束碳纤维丝构成。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碳纤维发热导电线1的外部设有合成纤维编织套5。
本实用新型系在保证加热线良好的绝缘性、耐温性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加热均匀、机械强度高、耐折叠、搞疲劳、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发热线结构。当加热温度100摄氏度以下,绝缘外套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层(铁氟龙)、交联聚乙烯层及聚乙烯层,加热温度在100摄氏度以上,绝缘外套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树脂层(或硅橡胶层)、交联聚乙烯层及聚四氟乙烯树脂层(铁氟龙)。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子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局部调整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如传动采用电机或手动驱动,以及在无温度场合无粉尘的场合去除水冷、隔热组件的结构,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峰岩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峰岩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5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