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7630.0 | 申请日: | 2014-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易程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凯拉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20 | 分类号: | F01P3/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发动机 冷却 循环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循环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节温器、保温帘和冷却风扇仍广泛应用于国产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传统的节温器控制冷却液大小循环的路线,节流损失大,工作不可靠,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冷却循环系统。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散热器一、冷却液泵、膨胀元件、自动阻风门、热交换器、散热器二、机体、冷却液管路、暖气阀门和三通热敏开关,机体上连接冷却液管路和冷却液泵,冷却液管路连接自动阻风门、冷却液泵、散热器一、热交换器和散热器二,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冷却液管路上设有暖气阀门,机体连接冷却液管路上设有三通热敏开关,冷却液管路连接自动阻风门上设有膨胀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冷却液管路连接冷却液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冷却循环系统的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冷却发动机,保证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耐久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散热器一,2、冷却液泵,3、膨胀元件,4、自动阻风门,5、热交换器,6、散热器二,7、机体,8、冷却液管路,9、暖气阀门,10、三通热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散热器一1、冷却液泵2、膨胀元件3、自动阻风门4、热交换器5、散热器二6、机体7、冷却液管路8、暖气阀门9和三通热敏开关10,机体7上连接冷却液管路8和冷却液泵2,冷却液管路8连接自动阻风门4、冷却液泵2、散热器一1、热交换器5和散热器二6,热交换器5连接冷却液管路8上设有暖气阀门9,机体7连接冷却液管路8上设有三通热敏开关10,冷却液管路8连接自动阻风门4上设有膨胀元件3。冷却液管路8连接冷却液泵2。
冷却液管路8分两路循环,一路大循环,冷却液流经散热器冷却后,进入装机在机体7水泵进口处的节温器流向水泵进口,随着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温度升到了节温器的开启温度,冷却循环开始了正常循环,这时候冷却液从发动机出来,经过车前端的散热器,散热后,再经水泵进入发动机。另一路小循环,冷却液直接进入节温器后的水泵进口,不经散热器冷却,当冷却液的温度低于85℃时,全部冷却液参加大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凯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凯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7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嵌置水壶的护风罩
- 下一篇:一种冲浪板排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