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瓦斯实时监测及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8194.9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19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金泽;黄植;黄鑫;余浩然;戚俊胜;袁亚楠;李福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瓦斯 实时 监测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瓦斯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斯实时监测及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瓦斯一直以来是影响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国发生的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不断,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巷道及工作面瓦斯浓度。目前在采煤作业中通常是采用对矿井进行通风的方式,将瓦斯排出矿井外,以稀释降低瓦斯的浓度。但是当工作面积聚的瓦斯的含量较高时,仅靠通风的方式排出瓦斯,在技术上有很多难度,若通风不及时,当瓦斯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时,很容易出现瓦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瓦斯实时监测及吸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瓦斯实时监测及吸收装置,包括: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内的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信号放大器、单片机、信号发射器、防爆型电源模块、瓦斯吸收剂储存罐、电动泵和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外的瓦斯浓度检测仪、喷头、固定装置,所述瓦斯浓度检测仪,置于装置前端外部迎风面,所述数据采集器的输入端与瓦斯浓度检测仪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与数据采集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单片机和信号发射器的输入端分别与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动泵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喷头输入端与电动泵输出端相连。
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信号放大器,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内,所述数据采集器输入端与瓦斯浓度检测仪输出端用信号传输线相连,数据采集器、数据处理器、信号放大器依次用信号传输线相连;
单片机,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内,所述单片机输入端与信号放大器输出端用信号传输线相连;
信号发射器,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内,所述信号发射器输入端与信号放大器输出端用信号传输线相连;
电动泵,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内,所述电动泵输入端与单片机输出端相连;
喷头,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外,所述喷头输入端与电动泵输出端用管道相连,喷头方向分别为装置下方和后方;
防爆型电源模块,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内,所述防爆型电源模块为装置供电;
瓦斯吸收剂储存罐,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内,所述瓦斯吸收剂储存罐输出端与电动泵输入端用管道连接,罐内储存瓦斯吸收剂;
固定装置,置于装置防爆外壳外,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装置固定在巷道顶端;
防爆型外壳,对装置内部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瓦斯实时监测及吸收装置,其中所述信号发射器实时向监控中心发射瓦斯浓度信号。
本实用新型所述瓦斯实时监测及吸收装置,其中所述喷头喷出方向分别为装置下方和后方,喷出的雾状表面活性剂可以完全覆盖巷道,无喷射死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监控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收到瓦斯涌出信号并发出警报,同时装置自动喷出表面活性剂吸收巷道内高浓度瓦斯,大大降低了瓦斯爆炸的可能性,为技术人员处理瓦斯涌出事故创造了安全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瓦斯实时监测及吸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瓦斯浓度检测仪、2-数据采集器、3-数据处理器、4-信号放大器、5-信号发射器、6-单片机、7-电动泵、8-喷头、9-管道、10-信号传输线、11-防爆型电源模块、12-瓦斯吸收剂储存罐、13-防爆型外壳、14-固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瓦斯实时监测及吸收装置具体实施过程为:瓦斯浓度检测仪1实时监测巷道内瓦斯浓度,并将瓦斯浓度数据发送至数据收集器2,数据收集器2将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器3进行处理,数据处理后将产生的信号传至信号放大器4,信号经信号放大器4放大后分别传至信号发射器5和单片机6。信号发射器5将无线信号传播至监控中心,当巷道内发生瓦斯涌出事故时,单片机6根据从信号放大器4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控制电动泵7工作,由喷头8向巷道内喷射大量雾状表面活性剂,吸收巷道内的高浓度瓦斯。同时,监控中心根据从信号发射器5接收到的瓦斯浓度无线信号发出警报,监控人员迅速制定解决方案,处置瓦斯涌出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81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油冷器
- 下一篇:煤矿巷道变形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