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向多功能竖横链筑模板化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8778.6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1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尹晟;陶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晟;陶自文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C1/39;E02B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邓瑞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多功能 竖横链筑 模板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政策规定,鼓励生产和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在一般的工程建筑中,砌体占整个建筑自重的约1/2,用工量和造价约各占1/3。研究表明,由于砌体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整体而又离散的结构体系,它是由砌块和砂浆两种不同的材料粘合在一起组成。水平荷载下,实际破坏总是从砂浆与砌块粘接面上滑移破坏开始,接着裂缝向砂浆内部甚至砌块发展。而砂浆与砌块间粘合力的大小又是与砂浆强度、砌块情况(包括吸水率、粗糙程度等)、温度、施工条件等外界相关。
除此之外,砌砖的结构也面临以下的缺点:
1、大部分砌块不具有卯榫互卡功能,具有卯榫互卡功能的也只具有简单的定位功能或单向互卡功能,缺乏全向卯榫结构,因此不能产生足够的水平抗剪、抗拉、抗弯、抗倒塌能力,容易滑移开裂,致使其抗震性能差。
这些砌块多以实心、空心、多孔等长方体结构为主,采用这些砌块进行具体砌筑施工的时候,由于上下左右相邻的砌块之间以平面形式接触,所以难于定位,还需定位工具和测量工具一同进行操作。同时,砌筑而成的砌体,因为砌体内砌块间缺少有效的互卡连接构件,为了增加砖砌体的纵向加强效应,砌筑工艺上严格要求采用“错缝”、“破缝”施工,禁止“通缝”施工,并对砌块与砌块之间填以砂浆的缝隙宽度有一定的要求。而建筑上的通缝技术已在国内外很多盾构隧道中被采用,其有自身的优特点:拼装施工容易、施工效率高、砌块形状规格标准统一、辅助砌块少、便于质量检验。
2、在工艺上,不仅空心砌块的尺寸规格少,无法满足各种砌筑需要。而且具有互卡功能的砌块也不能同时满足“错缝”、“通缝”、“一顺一丁”、“梅花丁”、“三顺一丁”、“两平一侧”等常用建筑砌筑形式的组砌需要。
3、具有竖向开孔的空心、多孔砌块在组砌墙体时因开孔部份浆粘合面小,吃浆包和不均,造成粘接不牢,还须挂网后抹灰,即使是这样,也容易开裂。而且由于设计结构缺陷,造成大量灌浆,从而增加墙体重量和材料工费。
4、绝大部分砌块不具有模板化浇筑功能,少部分具有浇筑功能的空心砌块因为存在铆合不紧密、转角不能有效卯榫结合等问题,使得在浇筑的过程中出现漏浆、不能一体化浇筑组砌砌体等问题。
5、现有砌砖多只能湿砌作业,浪费水、材料和人工,且收缩易裂。
当前,空心砌块的抗震性能不容乐观,普通空心砌块的改进多注重于:
1、调整结构和材料性能以增强砌块强度和耐久性;
2、加大空心率减轻砌块自重;
3、调整外形尺寸规整程度满足各种砌筑需求;
4、增强砌块的填充材料性能满足保温隔音隔热等功能的需要。
而为了将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应用于抗震区,我国进行了大量的砌块墙体抗震性能试验以及多层砌块房屋模型的动力实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普通砌块墙体难以达到抗震要求,必须进行必要的加强和改造。因此诞生了配筋砌体体系、钢筋混凝土—砌块墙组合体系和约束砌体体系的概念。钢筋混凝土—砌块墙组合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建筑领域一种比较合理的结构形式,可解决单纯的混凝土空心砌块墙抗剪能力及延性差的问题,提高体系的抗震性能,可以使砌体结构能在基本烈度为7~8度的地震区建造中高层建筑,而且造价比混凝土结构抗震墙低,符合我国的墙改政策。
大量试验证明,在空心砌块墙体中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对于改善墙体的力学性能和抗震耗能能力方面的提高是显著而有效的,但单纯靠不断增加芯柱等构造措施,又难以使空心砌块建筑满足高层抗震。因为芯柱增加了结构本身的自重,且起到的作用不明确。
空心砌块的这些问题一直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现代建筑向高层建筑发展,由空心砌块组砌的建筑已不能满足抗震区和构建高层建筑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全向多功能竖横链筑模板化砌块,能有效提高砌筑的工效,降低组砌成本,增强组砌墙体的抗震性能,满足抗震区和构建高层建筑的要求,从而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向多功能竖横链筑模板化砌块,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砌块,所述砌块的仰视面和俯视面上有交替排列布置的凸键和凹键,且仰视面上的凸键与俯视面上的凹键相对应,仰视面上的凹键与俯视面上的凸键相对应,相互对应的凸键外表面与凹键内表面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晟;陶自文,未经尹晟;陶自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87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