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负电位理疗电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9022.3 | 申请日: | 2014-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5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邹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新大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04 | 分类号: | A61N1/04;A61N1/00;A61H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位 理疗 电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压负电位理疗电极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负电位是高压电单极输出,形成的负电位场,作用于人体,可以让人体正电荷不规则运动进行重新排列。负电位可以平衡人体的酸碱度、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促进细胞生成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延缓衰老、促进神经细胞的活跃和调节神经功能,缓解肌体疲劳和肌肉疼痛。
在目前的医疗与保健设备领域,基本上采用高电位理疗设备对人体进行理疗,这种设备存在对人体的副作用大,操作大,安全系数低等的缺陷。并且,目前的理疗设备作用于人体穴位所使用的电极均采用单一的某种电疗形态形成的电极,不能同时对人体的多个穴位进行理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压负电位理疗电极装置,本理疗电极装置采用低电位输出负电位,以对人体的穴位进行理疗。
为解决上述技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低压负电位理疗电极装置,包括:用于为低压负电位理疗电极装置提供直流电源的电源部分;与电源部分连接且用于调控电源部分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的低压负电位调控电路;与低压负电位调控电路连接且用于接收经过调控后的电信号,根据该调控的信号产生相应的负电位并将该负电位传输至穴位作用电路的内磁共振低压负电位发生电路;与内磁共振低压负电位调控电路连接且用于接收内磁共振低压负电位发生电路所产生的负电位,并将该负电位作用于人体的处个穴位的穴位作用电路。
其中,所述电源部分为直流电源模块。
其中,所述电源部分包括电源电路和内磁共振电源控制电路;所棕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J3、保险丝F、二级管D22、电容VR,开关电源J3外电交流或直流电源,保险丝F的第一端连接开关电源J3的第一脚,保险丝F的第二端连接电感L1的第一端,保险丝F的第二端还连接二级管D22的阴级,二极管D22的阳极与电感VR的第一端连接,电感VR的第二端与开关电源J3的第一脚连接,二极管D22的阳极还接地,开关电源J3的第二脚和第三脚接地,电感L1的第二端输出12V电压至内磁共振电源控制电路;所述内磁共振电源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12、R37、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20、电容C21、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稳压二极管D7,电容C16的第一端连接连接器J1的第一脚,电容C16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连接器J1的第一脚,电容C17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12的第一端接电源电路中的电感L1的第二端,还接连接器J1的第一脚,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8的发射极,三极管Q8的集电极极连接三极管Q9的基极以及稳压二极管D7的阴极,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接地,稳压二极管D7的阳极还连接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21的第二端连接三级管Q9的发射极,三极管Q9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7的第一端,电阻R37的第二端连接连接器J1的第一脚,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三极管Q7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电容C20的第一端,电容C20的第一端与连接器J1的第二脚连接,电容C20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21的第二端还连接低压负电位调控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新大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新大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90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板式下降器
- 下一篇:一种利用滚轮微针和射频结合技术进行按摩美容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