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污泥薄膜干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9042.0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0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尹丽洁;陈德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污泥 薄膜 干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机,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污泥薄膜干化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质量标准的日益提高,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程度也日益得到提高和深化,污泥的产量也因此而大大提高,污泥的储存、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过程中均可能危害环境。污泥处置方式主要有填埋、干化、焚烧、土地利用、制作建材等方式,而所有这些处理处置技术必然要经过污泥干化这一过程。现有的污泥干化技术存在热损失量较大、粉尘量高、依赖干污泥返混等缺点,制约了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发展,因此开发新型污泥干化设备对于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污泥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污泥薄膜干化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污泥干化技术,但是,现有的污泥薄膜干化技术都是采用卧式干化,干化过程中存在粘滞区,只能得到含固率为50%~60%的污泥,因此,卧式薄膜干化机只是一种污泥半干化设备,为了解决卧式薄膜干化机的含固率低的问题,需要一种立式薄膜干化机,使干化后的污泥的含固率可以达到90%以上,达到最终处理处置技术的含水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立式污泥薄膜干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立式污泥薄膜干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立轴刮板转动组件、传动组件和桶形加热组件,所述的立轴刮板转动组件包括立轴刮板转子和设置在立轴刮板转子外表面的刮板,所述的桶形加热装置包括立式筒形加热仓和干污泥料斗,所述的立轴刮板转子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的立轴刮板转动组件设在立式筒形加热仓内;
所述的立式筒形加热仓由筒形加热节组成,所述的筒形加热节上设有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所述的立式筒形加热仓的顶部分别设有湿污泥进口和污泥干化蒸汽排出口,所述的干污泥料斗设置在立式筒形加热仓底部,所述的干污泥料斗的底部设有干污泥出口。
所述的传动组件包括支撑轴承盘、传动轴、电机和固定轴承,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轴与支撑轴承盘传动连接、所述的立轴刮板转子下端固定在支撑轴承盘上,上端通过固定轴承固定。
所述的热介质为烟气或导热油。
所述的刮板纵向交错地安装在立轴刮板转子的外表面上。
所述的立式筒形加热仓包括至少一个筒形加热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干化后的污泥的含固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二、干化过程不依赖干污泥返混。
三、采用间接式干化,传热效率高,载气量小,热量损失较低,基本没有粉尘。
四、单台设备污泥干化量大。
五、设备组合简单,能够实现自动化,设备维护和管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立轴刮板转子、2为立式筒形加热仓、3为支撑轴承盘、4为传动轴、5为电机、6为刮板、7为固定轴承、8为热介质入口、9为热介质出口、10为湿污泥进口、11为干污泥料斗、12为干污泥出口、13为污泥干化蒸汽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立式薄膜干化机,如图1所示:它包括立轴刮板转动装置和桶形加热装置,所述的立轴刮板转动装置包括立轴刮板转子1、支撑轴承盘3、传动轴4、电机5、刮板6和固定轴承7,所述的桶形加热装置包括立式筒形加热仓2、热介质入口8、热介质出口9、湿污泥进口10、干污泥料斗11、干污泥出口12和污泥干化蒸汽排出口13。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立轴刮板转子1外面有立式筒形加热仓2,筒形加热仓2的顶部设有湿污泥进口10,湿污泥通过湿污泥进口10进入立轴刮板转子1与立式筒形加热仓2之间的间隙,湿污泥在立轴刮板转子1表面的刮板6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与筒形加热仓2的内壁接触换热,并在立轴转子刮板1和重力的作用下,沿筒形加热仓2成螺旋线下移。污泥干化形成的蒸汽与污泥运行方向相反(由于蒸汽本身密度较小和水蒸气分子的扩散特性),向上运动,让湿污泥再次加热并且带走污泥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其它气体,最后通过污泥干化蒸汽排出口13排出干化机。
所述的立轴刮板转子1的表面设有刮板6,刮板6沿立轴刮板转子1表面在纵向呈交错布置,防止湿污泥直接从顶部下落到干污泥料斗11,热烟气或导热油从筒形加热仓2的热烟气或导热油入口8进入筒形加热仓2的夹层,然后从筒形加热仓2的热烟气或导热油出口9排出筒形加热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9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导热的陶瓷加热器
- 下一篇:CIT实验室用超纯水一体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