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防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9325.5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8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田斗星;李博华;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5/04 | 分类号: | B60R25/04;B60R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防盗装置,属于汽车防盗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汽车总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被盗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美国的汽车工业10年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美国全部新车都将采用immobilizer防盗装置,欧共体规定从1998年10月以后出厂的所有新车必须装备immobilizer防盗装置。
发动机防盗系统是在通用的VAT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防盗原理上传承了VATS的思路,即利用钥匙中芯片的密码与起动电门中的密码进行匹配来控制发动机的起动,以达到防盗的目的,对于装有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的汽车,即使盗车者打开车门也不能启动发动机开走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发动机防盗装置,通过钥匙中的转发器以收发线圈为电子数据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载体,与防盗控制器进行双向数据通讯,当密码识别均正确,防盗控制器才会发出确认信号,允许发动机点火线圈通电并行下一步工作,使发动机正常启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防盗装置,包括收发线圈和防盗控制器,所述收发线圈安装在点火开关周围,所述防盗控制器通过导线与所述收发线圈相连,所述防盗控制器包括微振动传感器A1、高速集成电子开关A2、电磁继电器K、通断开关、GSM无线发射模块和语音报警器HA;
所述微振动传感器A1的正极经通断开关与车载电源正极相连,微振动传感器A1的负极接地,所述通断开关与所述收发线圈相连;
所述高速集成电子开关A2共有五个引脚,第一引脚与微振动传感器A1的正极相连,第四引脚与微振动传感器A1的负极相连,第二、三引脚与所述电磁继电器K输入正极相连,所述微振动传感器A1输出端经二极管VD2和电阻R2与所述高速集成电子开关A2第五引脚相连;
所述电磁继电器输入负极与微振动传感器A1的负极相连,所述电磁继电器K的输出端连接发动机点火线圈;
所述语音报警器HA以及GSM无线发射模块的正负两极分别与所述电磁继电器K的正负两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前述的发动机防盗装置,所述微振动传感器A1的两端并联有延迟开关电路,所述延迟开关电路由第一电容C1、第一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VD1串联组成,在第一电阻R1和第一二极管VD1之间设有支路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所述三极管VT的集电极与微振动传感器A1的输出端相连,发射极与微振动传感器A1的负极相连。
前述的发动机防盗装置,在所述二极管VD2和电阻R2之间设有存电电路,所述存电电路上安装有存电电容,所述存电电容的负极接地。
前述的发动机防盗装置,所述微振动传感器A1为T968A型微振动传感器,GSM无线发射模块为雄鹰GSM+XY-2000D发射模块。
前述的发动机防盗装置,所述高速集成电子开关A2为TWH8778型大功率驱动开关集成电路或QT3353高速开关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钥匙中的转发器以收发线圈为电子数据和能量的传递和转换载体,与防盗控制器进行双向数据通讯,进行密码识别;只有密码识别均正确,防盗控制器才会发出确认信号,允许发动机点火线圈通电,使发动机正常启动;一旦密码识别失败,就能发出报警,同时切断点火线圈的回路,使车辆无法正常启动。从而可以防盗于无形,具有非常高的防盗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盗控制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大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9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除雾器
- 下一篇:一种小型汽车安全带报警提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