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蜂巢形微通道热交换铝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1084.8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8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乙耀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7/00 | 分类号: | F28F7/00;F25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巢 通道 热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具体是蜂巢形微通道热交换铝件,适用于空调等需要进行热交换的场合。
背景技术
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换热器种类很多,但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微通道,也称为微通道换热器,就是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μm的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扁平管内有数十条细微流道,在扁平管的两端与圆形集管相联。集管内设置隔板,将换热器流道分隔成数个流程。微通道铝扁管(又称“平行流铝扁管”)是一种采用精炼铝棒、通过热挤压、经表面喷锌防腐处理,薄壁多孔扁形管状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种冷剂的空调系统中,作为承载新型环保制冷剂的管道零部件,采用新型环保制是新一代平行流微通道空调换热器的关键材料。
由于微通道铝件内部孔与孔之间壁厚较薄,因此铝件的强度不够,在载体高速运行的时候容易产生形变。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直接替换传统热交换铝件的强度较高的微通道热交换铝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直接替换传统热交换铝件的强度较高的蜂巢形微通道热交换铝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蜂巢形微通道热交换铝件,包括通道管、换热通道、管边,其特征在于通道管内设置多条换热通道,通道管两侧设置三角形管边,管边、通道管组合形成平放的蜂巢形。换热通道为14条。换热通道为16条。最外侧换热通道为内侧双直角的五边形,其横截面面积与内侧的矩形换热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相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通道管与管边组合形成平放的蜂巢形,因此不易变形,而且,当换热通道为14条或16条时,刚好可以与传统的热交换铝件匹配,当最外侧换热通道为内侧双直角的五边形时,可以保证通道管管壁均为等厚设计,而且,其横截面面积与内侧的矩形换热通道的横截面面积相等,因此不影响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通道管,2—换热通道,3—管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蜂巢形微通道热交换铝件,包括通道管1、换热通道2、管边3,其特征在于通道管1内设置多条换热通道2,通道管1两侧设置三角形管边3,管边3、通道管1组合形成平放的蜂巢形。换热通道2为14条。换热通道2为16条。最外侧换热通道2为内侧双直角的五边形,其横截面面积与内侧的矩形换热通道2的横截面面积相等。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通道管1与管边3组合形成平放的蜂巢形,因此不易变形,而且,当换热通道2为14条或16条时,刚好可以与传统的热交换铝件匹配,当最外侧换热通道2为内侧双直角的五边形时,可以保证通道管1管壁均为等厚设计,而且,其横截面面积与内侧的矩形换热通道2的横截面面积相等,因此不影响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乙耀金属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乙耀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1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