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用油电两用发动机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1478.3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4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肖福禄;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23/02 | 分类号: | B62M2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李海华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用油电 两用 发动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用油电两用发动机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摩托车,动力仅来源于汽油发动机,而随着油价的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希望找到替代汽油发动机的新能源。为此,很多制造厂商就利用电动机来替代发动机,从而出现了电动摩托车,但是,采用单纯的电动机来驱使摩托车行走,其动力较小,并且由于受到蓄电池的限制,其行驶里程太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制造厂商就在摩托车上加装了汽油发动机,依靠汽油发动机进行发电,然后将所发电充入蓄电池,再将蓄电池中的电能提供电动机,这样做虽然可延长摩托车的行驶里程,但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汽油发动机发电后充入蓄电池,在这过程中电能具有损耗,不但大大的浪费了汽油,而且由于受到电动机本身功率的影响,摩托车进行重载时,电动机仍然表现出功率不足的缺点。
因此,有些厂商就采用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进行分别驱动,汽油发动机和电动机分别带动输出轴,但是,它仍然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在进行动力切换时,需要停车后才能进行切换,因此使用非常麻烦;2、由于电动机输出带动时,无法进行多档位切换,从而造成使用电动机带动过程中,摩托车能耗较高,蓄电池实用时间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怎样解决摩托车双动力切换麻烦,切换后通过电动机带动行驶使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用油电两用发动机总成,能够方便、快速地进行输入动力切换,并且能耗低,蓄电池使用时间更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摩托车用油电两用发动机总成,包括汽油发动机、电动机和发动机变速箱,所述汽油发动机的曲轴上套设有输出齿套,曲轴通过离合器的开合实现与输出齿套传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电动机输出齿轮;所述发动机变速箱包括主动轴、从动轴以及多档变速齿轮;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变速箱的主动轴上可转动的套设有发动机输入齿轮和电动机输入齿轮,所述发动机输入齿轮和电动机输入齿轮分别与输出齿套和电动机输出齿轮啮合;
在发动机输入齿轮与电动机输入齿轮之间设有转换齿轮,所述转换齿轮通过键槽与键齿的配合与主动轴相连在一起,且转换齿轮能够沿主动轴移动;在转换齿轮上叉设有转换拨叉,转换齿轮的两侧均设有卡爪,在发动机输入齿轮和电动机输入齿轮靠近转换齿轮的一侧,对应卡爪设有数个与之匹配的卡槽,通过转换拨叉能够带动转换齿轮移动,并使转换齿轮上的卡爪与发动机输入齿轮上的卡槽或电动机输入齿轮上的卡槽相结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箱体和侧盖,所述汽油发动机、离合器、输出齿套、发动机变速箱、发动机输入齿轮、转换齿轮、转换拨叉、电动机输入齿轮以及电动机输出齿轮均位于箱体内,并由侧盖进行封闭,所述电动机与侧盖的外侧相连,其输出轴穿过侧盖后与电动机输出齿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汽油发动机为70型—110型汽油发动机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通过转换拨叉带动转换齿轮,从而实现动力切换,使动力切换平稳,增加了驾驶的舒适度。
2、由于发动机输入齿轮和电动机输入齿轮均与主动轴转动连接,因此,在切换过程中(即在转换齿轮移动过程中),发动机及电动机均不能带动主动轴转动,使动力切换更加平稳,防止了齿轮的相互撞击而产生的损坏,提高了安全性能,并且降低了动力切换时的噪音。
3、由于电动机直接带动主动轴,从而使电动机能够共用发动机的变速系统,这样在使用电动机提供动力时,也能够进行多档控制,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电动机带动时的能耗,从而延长蓄电池的使用时间。
4、发动机与电动机均直接带动发动机变速箱主动轴,从而降低了机械动力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油发动机,2—电动机,3—发动机变速箱,31—主动轴,32—从动轴,4—离合器,5—曲轴,6—输出齿套,7—电动机输出齿轮,8—发动机输入齿轮,9—电动机输入齿轮,10—转换齿轮,11—转换拨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佳南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14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形悬停船
- 下一篇:带有踏板开合装置的独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