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可视化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2008.9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9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 可视化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可视化蓄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蓄电池是通信电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蓄电池目的管理,改善其使用状况,从而有效地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力系统通信电源配套的蓄电池大多是先进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根据变电站的通信设备需求,其每节单体电压一般有2V、6V和12V三种。一般在枢纽大站,通常采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的2V电池;在小型变电站,根据安装要求可采用其他两种电池,使用时将多节单体以串联方式组成48V的蓄电池组。在对电源系统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一般采用两组蓄电池并联运行浮充供电的方式。
在通信蓄电池维护工作中,一直使用以蓄电池活化仪为主的监测技术进行蓄电池电压、电流等数据监测,但缺点是监测范围不全,不包含运行时间、充放电次数等关键数据,不能再蓄电池体显示相关数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可视化蓄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电极柱、显示屏、监测模块和数据接口;其中:蓄电池本体为长方体外形,其顶部设有两根电极柱,正面的上部设有显示屏,顶面设有数据接口,蓄电池本体的内部设有监测模块;两根电极柱分别为蓄电池本体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显示屏包括显示器和翻页按键,用于显示相关信息;监测模块为安装在蓄电池本体的内部的数据监测装置,其分别与两根电极柱、显示屏和数据接口相连接;数据接口为监测数据导出接口。
所述的监测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计时计数单元、显示输出单元;其中:数据采集单元与两根电极柱相连接,用于采集蓄电池本体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信号;计时计数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相连接,用于记录蓄电池本体的运行时间和充放电次数;显示输出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数据采集单元和计时计数单元相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和数据接口相连接,用于驱动显示和输出数据。
所述的数据接口为USB串行数据接口。
所述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还包括后盖,其为蓄电池本体背面的开口盖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采用新工艺制作成可拆卸、可更换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池,起到蓄电池自动监测、自动显示的作用,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电力系统中二次系统负载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确保继电保护、通信设备正常安全可靠的运行。
本一体可视化蓄电池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安全性:将监控模块、显示模块、蓄电池体集成为统一整体,减少操作步骤,减少人为误操作的可能,有效提高运维工作的安全性,实现对蓄电池系统的实时监测,减少传统检测手段中连接不紧造成的检测数据不准确,提高通信电源系统的安全性。
2、可检测:通过检测模块可以实时监测,蓄电池体本身的电压、电流、运行时间和充放电次数等重要信息,并通过显示模块生成完整的信息显示在蓄电池体表面显示屏上。
3、便捷性:通过一体化设计,减少蓄电池监测工作的步骤,操作灵活简便,易于操作,可减轻人员工作量,采用可拆卸、可更换的设计,方便日常运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的外部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的外部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的外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的内部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的内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可视化蓄电池包括:蓄电池本体1、电极柱2、显示屏3、监测模块4和数据接口5;其中:蓄电池本体1为长方体外形,其顶部设有两根电极柱2,正面的上部设有显示屏3,顶面设有数据接口5,蓄电池本体1的内部设有监测模块4;两根电极柱2分别为蓄电池本体1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显示屏3包括显示器和翻页按键,用于显示相关信息;监测模块4为安装在蓄电池本体1内部的数据监测装置,其分别与两根电极柱2、显示屏3和数据接口5相连接;数据接口5为监测数据导出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20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多用途双触发电子鼓结构
- 下一篇:双口吸盘式一次性吸痰管冲洗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