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大容量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2199.9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8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郭银杏;刘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40;H01G2/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大 容量 集合 并联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容器领域,涉及一种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特大容量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采取差压保护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单体容量最大能够做到10000kvar,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一般为先并联后串联的结构。容量增大时改变接线方式,改为先串联后并联的方式,即使采用这种方式,特大容量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产品在电力系统出现最严重故障时,其耐爆能量还是会超出标准要求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减小耐爆能量的特大容量集合式并联电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特大容量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包括分别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并联组成的电容器单元,各电容器单元串并联组成电容器器身,电容器器身设置有四个出线端子,包括分别与各并联的电容器单元一端连接的第一出线端子U1、第二出线端子U2和分别与中间差压抽头连线连接的第三出线端子Ux1、第四出线端子Ux2,所述差压抽头连线中间断开;第一出线端子U1与第二出线端子U2之间并联有第一放电线圈TV1和第二放电线圈TV2,第三出线端子Ux1与第一放电线圈TV1中间抽头连接,第四出线端子Ux2与第二放电线圈TV2中间抽头连接。
所述每个电容器单体串联有内熔丝。
所述第一出线端子U1、第二出线端子U2、第三出线端子Ux1和第四出线端子Ux2分别通过出线套管引到电容器外壳外部,并与设置在电容器盖上的第一放电线圈TV1和第二放电线圈TV2连接。
所述电容器外壳四周分别安装有散热器及用于辅助散热和加强器身强度的筋板。
所述电容器外壳四周安装有用于电容器起吊的吊耳。
本实用新型包括分别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并联组成的电容器单元,各电容器单元串并联组成电容器器身,电容器器身设置有四个出线端子,在电容器差压抽头连线的中间位置将连线断开,并引出两出线端子第三出线端子Ux1、第四出线端子Ux2,随之改变与之配套的放电线圈的个数和接线方式,两出线端子U1与U2之间并联第一放电线圈TV1和第二放电线圈TV2,第三出线端子Ux1与第一放电线圈TV1中间抽头连接,第四出线端子Ux2与第二放电线圈TV2中间抽头连接。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电容器第三出线端子Ux1和第四出线端子Ux2分别与两出线端子U1、U2之间的电容器容量相比传统连接方式减少了,减小了整个电容器的耐爆能量,使产品耐爆能量满足标准要求,为产品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器身的内部接线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容器器身与放电线圈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形状示意图;图3-1为侧视图;图3-2为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特大容量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其主要结构包括分别由多个电容器元件串并联组成的电容器单元,各电容器单元串并联组成电容器器身,电容器器身设置有四个出线端子,包括分别与各并联的电容器单元一端连接的第一出线端子U1、第二出线端子U2和分别与各并联的电容器单元中间差压抽头连线连接的第三出线端子Ux1、第四出线端子Ux2,所述差压抽头连线中间断开。
特大容量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外接放电线圈,由于内部结构改变,放电线圈改为2个,并且选择与电容器出线端子对应相匹配的放电线圈容量和接线方式。如图2所示,第一出线端子U1与第二出线端子U2之间并联有第一放电线圈TV1和第二放电线圈TV2,第三出线端子Ux1与第一放电线圈TV1中间抽头连接,第四出线端子Ux2与第二放电线圈TV2中间抽头连接,图中C为电容器,CYJ为差压继电器,FU为电容器内熔丝,每个电容器单体带内熔丝。
电容器的储能为Q=MCU2,C为电容器的电容,单位为法拉(F),Q为电容器所带电荷,单位为库仑(C),U为电容器两级间的电势差,单位为伏特(V),M为并联的电容器单元台数,结合图1和图2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中的某个电容器单元出现故障时,在电容器总容量不变的情况下,中间断开的差压抽头连线(即第三出线端子Ux1和第四出线端子Ux2)分别与第一出线端子U1和第二出线端子U2之间并联的电容器容量相比传统三个端子之间并联的电容器容量减少,如果电容器单元故障后,通过故障电容器的能量将减少,降低了整台电容器的耐爆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2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