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拔钉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2546.8 | 申请日: | 2014-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6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秀华 |
主分类号: | B25D1/04 | 分类号: | B25D1/04;B2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钉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敲击式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兼具敲击和拔钉用途的锤。
背景技术
拔钉锤属于敲击工具之一,用来执行敲击一根钉子或拔钉等工作。因此,拔钉锤通常由头与握柄组成。头包括敲击部,以及自敲击部往另侧延伸的拔钉部。握柄连接至头,其整体大致垂直于头而延伸一定的长度。
在敲击作业中,以敲击部将钉子打入支撑面,如桌面。敲击产生能量的一部分转变成热而消散,部分能量经由拔钉锤的头传递至握柄,造成使用者操作握柄的手受到冲击波般的震动,容易产生疲劳感。
在拔钉期间,拔钉锤以拔钉部抓住钉子的钉头,强硬地将钉子向上拔起,容易损害桌面的结构,造成不易修补的困扰。
因此,如何在减轻损伤率的前提下,降低手部的震动且减少疲劳,就成为本实用新型亟待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深入探讨先前技术的问题,并依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一种拔钉锤,来改善现有习知的拔钉锤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采用缓冲式构造,让拔钉锤在减轻损伤率的前提下,兼具降低手部的震动与减少疲劳等效果。
缘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实用新型的拔钉锤,包括:
头,其包括敲击部,以及自敲击部往另侧延伸的拔钉部;
握柄,其连接至头,整体大致垂直于头而延伸,握柄包括孔、缝隙与连接段,孔形成于握柄上,缝隙自孔往拔钉部方向剖至握柄边缘,连接段衔接握柄与头,其与缝隙被孔隔开而不在同一边;
多个紧固件,每个紧固件牢固于握柄靠近缝隙的部位;
结合件,其包括圆孔和长孔,这些孔被紧固件穿过,使结合件越过缝隙而固定在握柄上。
如此,拔钉锤的长孔限制缝隙的张开程度,有利于拔钉作业的进行。加上连接段宛如悬臂般的弹性作用,让拔钉部以和缓的方式向上拔起钉子,可在拔钉期间形成一定的缓冲效果,比强硬的拔除钉子更能减少桌面的受损率。
另外,长孔同样有益于敲击工作的执行,其搭配紧固件的构造,允许连接段抵消敲击部打入钉子的部分能量,降低手部的震动,同时减少疲劳。
以下,基于图式详述相关实施例的目的、构造及特征,相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拔钉锤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拔钉锤局部的结合立体图;
图3、图4是拔钉锤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拔钉锤第二实施例部分零(配)件的立体图;
图6是拔钉锤第三实施例组合后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拔钉锤;12-头;14-敲击部;16-拔钉部;18-缺口;20-握柄;21-结合孔;22-孔;24-缝隙;26-连接段;28-凹部;30-平板;32-长孔;34-圆孔;36-紧固件;40-钉子;42-钉头;44-支撑面;50-联结片;52-衔接部;54-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阐明拔钉锤10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构造。这个拔钉锤10包括头12、握柄20与结合件。其中,头12包括敲击部14和拔钉部16,拔钉部16自敲击部14往另侧延伸而设计为分叉的爪型,其有大致呈V形的缺口18,适用于拔除钉子的场合。
该握柄20连接至头12,整体大致垂直于头12而延伸一定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握柄20与头12设计成为一体。在某些实施例,握柄20与头12分开,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
该握柄20包括孔22、缝隙24与连接段26,连接段26是指握柄20位于孔22旁的区域,用以连接握柄20与头12,其与缝隙24被孔22隔开且不同侧。
所述的孔22形成于握柄20靠近头12的部位,孔22的大、小变化,可精准控制连接段26的用料量及韧度。
该缝隙24自孔22往拔钉部16方向剖至握柄20边缘。简单地说,用激光切割、放电(EDM)切割或研磨水刀等切削方式,从握柄20边缘至孔22周围壁面,切割出所需的宽度与形状,使握柄20与头12局部分开。
另外,在握柄20前、后方各有一组凹部28。每组由二个凹部28组成,这些凹部28形成于握柄20且位于缝隙24两旁,每个凹部28有贯穿握柄20的结合孔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秀华,未经张秀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25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快速更换的电振动工具附件
- 下一篇:一种螺丝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