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腰托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3179.3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跃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6 | 分类号: | B60N2/66;A47C1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华奇信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8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腰托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座椅腰托驱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腰托驱动装置,有旋转型驱动装置和直线型驱动装置,旋转型驱动装置存在使用费力、转动时受力不稳定等缺点,很多设计公司都趋向于设计直线型,但是直线型驱动装置也具有其使用场合及使用空间的限制。目前,旋转型驱动装置的专利申请很少,没有太多可借鉴之处。申请人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座椅腰托驱动器,该座椅腰托驱动器解决了现有的腰托驱动装置所存在的:体积大、驱动力大、结构复杂、通用性不高等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座椅腰托驱动器,包括前盖、后盖、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中部是平台,手柄、固定柱分别位于平台的两侧,手柄穿出前盖外;平台上具有限位挡,限位挡与固定柱同侧;后盖内具有固定套柱,固定套柱外套设有绕线块,绕线块具有线槽;转动机构的固定柱插入固定套柱内;绕线块的侧面具有与限位挡配合的限位部,扭簧的内圈装配于定位圈外侧,扭簧的两端被夹紧安装于限位部、限位挡之间。
平台上还具有螺旋垫部,螺旋垫部与固定柱同侧。
平台还具有旋转挡部,后盖内具有与旋转挡部配合限位的突出部。
固定套柱的外侧壁具有多个凸部;固定套柱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圈,定位圈的内侧壁具有多个凹部,固定套柱的凸部嵌入凹部内。
扭簧的两端有向直径外侧折弯的挡位。
前盖上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出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旋转手柄,推动扭簧内圈膨胀即可以轻松地使绕线块旋转,带动拉索移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自锁能力强、操作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与扭簧的配合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见图1——图9,本实用新型座椅腰托驱动器包括:前盖1、出线孔11、固定套柱12、凸部121、后盖2、转动机构3、限位挡31、旋转挡部311、螺旋垫部312、手柄32、固定柱33、绕线块4、限位部41、线槽42、定位圈5、凹部51、扭簧6。
前盖1上具有两个出线孔11,对称设置,可以自由选用其中一个出线孔11来安装驱动用的拉索。
前盖1与后盖2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3,转动机构3中部是平台,手柄32、固定柱33分别位于平台的两侧,手柄32穿出前盖1外。其中,平台上具有限位挡31,平台上还具有螺旋垫部312,限位挡31、螺旋垫部312均位于与固定柱33同一侧的平台上,螺旋垫部312类似扭簧6,由低往高螺旋上升,能够支撑扭簧6保持装配不倾斜,起到促进扭簧6快速旋转的作用。限位挡31用于对扭簧6限位,螺旋垫部312方便扭簧6旋转工作。平台还具有旋转挡部311,后盖2内具有与旋转挡部311配合限位的突出部。
后盖2内具有固定套柱12,固定套柱12的外侧壁具有多个凸部121;固定套柱12外套设有绕线块4,绕线块4具有线槽42,线槽42用于绕紧拉索;绕线块4的侧面具有凸出的限位部41,限位部41与转动机构3的限位挡31配合,扭簧6被夹紧安装于限位部41、限位挡31之间。
固定套柱12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圈5,定位圈5的内侧壁具有多个凹部51,固定套柱12的凸部121嵌入凹部51内。扭簧6的内圈装配于定位圈外侧,扭簧6的两端有向直径外侧折弯的挡位,扭簧6的两端被夹紧安装于限位部41、限位挡31之间。
转动机构3的固定柱33插入固定套柱12内。
旋转手柄32,在转动机构3的限位挡31作用下,扭簧6发生内圈膨胀形变,同时,绕线块4的限位部41也被带动产生旋转,实现拉索的驱动,在各个位置状态,扭簧6都能够与定位圈5及限位挡31、限位部41紧密地接触,实现定位锁止。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操作省力、结构简单、通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定位圈5的类型,可以是塑胶注塑,也可以是金属冲压或金属粉末压制。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凌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3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牲畜专用层高可调的升降多层卸猪车
- 下一篇:一种车用旅行靠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