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环保的油田油管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3575.6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杜佳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佳桐 |
主分类号: | E21B36/04 | 分类号: | E21B36/04;G05D23/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兴隆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油田 油管 加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用于油管加热的加热系统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经观察发现油田在冬天生产作业时,由于温度低油井或者输油管道24小时给输油管加热,现在我国油田的输油系统都是靠油管外的电热带加热一个小时都不能停止,一米几十瓦,每天的耗电量特别大,一季度的电费数量惊人,资源也很浪费,给供电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荷,现在市面上还没有一套节能环保的油田油管的智能加热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油田油管加热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传感器模块和温度显示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模块包括USB接口芯片、串口转化芯片FT232RQ和温度传感器AD7814芯片,USB接口芯片的1引脚经电感器与串口转化芯片FT232RQ的1和19端口相连,串口转化芯片FT232RQ的16引脚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温度显示调节模块包括8052芯片、RPACK8芯片、数码管U2、数码管U3、数码管U4、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所述8052单片机的31至40引脚与RPACK8芯片及数码管U2相连,8052单片机的1至8引脚与数码管U3相连,8052单片机的21至28引脚与数码管U4相连;8052芯片的32引脚经过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及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Vcc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数码管U2相连,三级管Q2的集电极与数码管U3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数码管U4相连;油管外壁上设置有加热带,加热带与温度显示调节模块相连,加热带外部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在加热带与保温棉之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传感器感应油管外壁的温度,然后经过温度显示调节模块控制加热带调节油管温度;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调整加热带的温度,可避免浪费能量,因此,非常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温度传感器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温度显示调节模块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温度显示调节模块与电气模块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DS18820管脚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传感器模块和温度显示调节模块,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模块包括USB接口芯片、串口转化芯片FT232RQ和温度传感器AD7814芯片,USB接口芯片的1引脚经电感器与串口转化芯片FT232RQ的1和19端口相连,串口转化芯片FT232RQ的16引脚与电容C3的一端相连,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温度显示调节模块包括8052芯片、RPACK8芯片、数码管U2、数码管U3、数码管U4、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所述8052单片机的31至40引脚与RPACK8芯片及数码管U2相连,8052单片机的1至8引脚与数码管U3相连,8052单片机的21至28引脚与数码管U4相连;8052芯片的32引脚经过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三极管Q3的发射极及稳压二极管的负极相连,稳压二极管的正极与直流电源Vcc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数码管U2相连,三级管Q2的集电极与数码管U3相连,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数码管U4相连;油管外壁上设置有加热带,加热带与温度显示调节模块相连,加热带外部设置有保温棉,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在加热带与保温棉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佳桐,未经杜佳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35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光电系统光轴一致性调整装置
- 下一篇:悬吊式锅炉冷态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