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轮毂用ABS塑胶轴头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3576.0 | 申请日: | 2014-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32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丰华;张连平;唐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纽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02 | 分类号: | B60B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徐鸣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轮毂 abs 塑胶 头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轮毂的轴头盖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采用ABS塑胶材料制成的轴头盖的改进,籍此改进,可以有效提高轴头盖和轮毂的适配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美观。
背景技术
轴头盖主要是用于汽车轮毂的装饰以及方便轴头加油润滑的产品。现有的采用ABS塑料轴头盖原设计为减胶,防止注塑成型后有缩水现象,轴头盖底部与轮毂适配锁紧的部位做得比较薄,与汽车轮毂适配后轴头盖底部比轮毂边缘低,导致轴头盖与汽车轮毂的配合轴向不能锁紧、径向不平;轴头盖底部与轮毂适配部位,采用斜角设计,轴头盖与轮毂是点接触,无法完全与轮毂贴合,从而造成左右晃动,行驶中易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汽车轮毂用ABS塑胶轴头盖,以提高轴头盖与汽车轮毂配合强度。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轮毂用ABS塑胶轴头盖,所述的轴头盖具有一闭合端、一敞口端以及一由该闭合端向该敞口端延伸的盖体,该敞口端向外翻出一翻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敞口端的翻边上远离所述闭合端的第一表面设置加强凸台,所述的敞口端的翻边上相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盖体的外表面间的衔接采用具有半径R的弧形结构。
所述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盖体的外表面间的弧形衔接结构的半径R为1.5~2.5mm。
所述的加强凸台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翻边的第一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的加强凸台呈梯形结构,该梯形结构的加强凸台的下底与所述的第一表面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加强凸台的下底的宽度为2~2.5毫米,该加强凸台的高度为1.8~2.2毫米,拔模角度为600。
所述的轴头盖表面具有电镀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轴头盖,在轴头盖的底部增加加强凸台作为加固点,不但提高了轴头盖与轮毂的配合强度,而且解决了轴头盖与汽车轮毂的配合轴向不能锁紧、径向不平的缺点,也避免了加胶后注塑缩水现象;将轴头盖与汽车轮毂的配合处的配合设计为具有半径R的弧形,不但使轴头盖与汽车轮毂适配吻合,而且提高了轴头盖的强度,提供了行驶过程中安全性并降低了噪音。本实用新型轴头盖材料由ABS塑胶材料制成,经ABS注塑成型后,在其表面增加电镀层,不但保证了原有产品的造型和功能,电镀层有耐腐蚀性能,经试验认证,电镀可以通过百格测试、盐雾试验测试,不仅没有降低现有不锈钢轮毂罩的耐腐蚀性能,还使产品轻量化,更提高了产品的光泽度和质感,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及客户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头盖实施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仰视图;
图3是图2 A向视图中加强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轴头盖与汽车轮毂适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轴头盖,11-闭合端,12-敞口端,121-翻边,122-第一表面,123-第二表面,13-盖体,131-外表面,14-加强凸台,141-下底,2-汽车轮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使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施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汽车轮毂用ABS塑胶轴头盖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轴头盖1材料由ABS塑胶材料制成,经ABS注塑成型后,在其表面增加电镀层。该轴头盖1具有一闭合端11、一敞口端12以及一由该闭合端11向该敞口端12延伸的盖体13,盖体13具有外表面131,该敞口端12向外翻出一翻边121,该翻边121具有一第一表面122和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123,第一表面122相比第二表面123离轴头盖1的闭合端11较远,在该翻边121上远离所述闭合端11的第一表面122设置加强凸台14,相对该第一表面122的第二表面123与盖体13的外表面131间的衔接采用具有半径R的弧形结构,该半径R为1.5~2.5mm。
图2为图1的仰视图,由该图可以看出,该翻边121的第一表面122上均匀分布有12个加强凸台14,每两个加强凸台12之间的间距为30度。由图2所示的A向看,加强凸台14呈梯形结构,如图3所示。该呈梯形结构的加强凸台14与第一表面122连接的下底141的宽度为2~2.5毫米,该加强凸台14的高度为1.8~2.2毫米,加强凸台14下底141与侧边之间的拔模角度为600。
图4是本实施例轴头盖1和汽车轮毂2中心孔适配时的结构示意图,在轴头盖1的底部即第一表面122上增加加强凸台14作为加固点,既提高了轴头盖1与汽车轮毂2的配合强度,又使轴头盖1与汽车轮毂2轴向锁紧,同时避免了加胶后轴头盖1表面注塑缩水现象。另外,轴头盖1与汽车轮毂2的配合处的配合设计为R角,不但使轴头盖1与汽车轮毂2适配吻合,而且提高了轴头盖1的强度。如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纽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太仓纽莱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35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