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筒灯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4844.0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7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高;熊飞;余劲;龚金虎;马成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莱帝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筒灯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筒灯,尤其是LED筒灯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现在,LED筒灯基本已经替代了传统的筒灯。对于LED筒灯来说,要提高LED筒灯的寿命、光效等,散热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现有的LED筒灯中基本包含有散热器,现有的一种散热器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上的散热片,其中散热片有平面式的,也有螺旋式的,当LED筒灯在工作时,在壳体和散热片能起到散热的作用,同时也会在相邻散热片之间形成对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但是,LED筒灯一般是安装在天花内,而天花内的风流小,因此,对流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使得散热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筒灯散热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LED筒灯散热器,包括散热壳体及圆周分布在散热壳体外的二个以上的散热片;散热壳体的上部呈圆柱形,散热壳体的下部呈碗状;所述的散热片包括上散热片及下散热片,上散热片分布在位于圆柱形散热壳体的外壁上,下散热片分布在位于碗状散热壳体的外壁上;上散热片沿轴向方向延伸呈平面状,下散热片自上散热片的下端向下呈弧形,且下散热片的外边缘自上向下螺旋角逐渐增大。
LED筒灯安装好后,上述结构的LED筒灯工作时,除了散热壳体和散热片能起到散热的作用外,由于将散热片设计成上述结构,因此,风流容易从相邻的上散热片之间进入向下流向相邻的下散热片之间,而由于下散热片呈弧形,且下散热片的外边缘自上向下螺旋角逐渐增大,这样,随着风流逐渐向下流动碰及到下散热片侧面时,容易在散热壳体的下端形成旋流,加快对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LED芯片是安装在圆柱形散热壳体的下端内,因此,圆柱形散热壳体下端的热量大,散热壳体下端的热量小,这样,容易形成自上向下的风流。
进一步的,在散热壳体内具有光源腔。
进一步的,散热壳体顶面向下具有内凹的腔体,腔体的中心对应于光源腔底部的位置设有向上的凸环,自凸缘的外壁向腔体的内壁设有圆周分布的散热筋。该结构,由于凸环对应光源腔底部,而光源腔底部用于安装LED芯片,因此,LED芯片产生的热量易于传递到凸环中,传递到凸环的热量经凸环向四周扩散部分热量传递到散热筋上,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散热筋的外侧高于内侧。
附图说明
图1为LED筒灯的立体图。
图2为LED筒灯的分解图。
图3为LED筒灯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LED筒灯包括散热器1、基板2、LED 3、塑胶压件4、反光碗5、盖环6、透光镜7、弹簧组件8及盖板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记载的“上”和“下”以图2所示的位置为准。
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器1包括散热壳体11及圆周分布在散热壳体外的二个以上的散热片12;散热壳体11的上部呈圆柱形,散热壳体11的下部呈碗状;在散热壳体11内具有光源腔111,光源腔111具有底部112,光源腔的底部112位于圆柱性散热壳体11的下端内。所述的散热片12包括上散热片121及下散热片122,上散热片121分布在位于圆柱形散热壳体的外壁上,下散热片122分布在位于碗状散热壳体的外壁上;上散热片121沿轴向方向延伸呈平面状,下散热片122自上散热片的下端向下呈弧形,且下散热片122的外边缘自上向下螺旋角逐渐增大。散热壳体11顶面向下具有内凹的腔体113,腔体113的中心对应于光源腔底部的位置设有向上的凸环114,自凸缘的外壁向腔体的内壁设有圆周分布的散热筋115;散热筋115的外侧高于内侧。
所述的基板2安装在光源腔的底部112上。LED安装在基板2上。塑胶压件4压制在基板2上并让LED 3露出。反光碗5设在光源腔112内且与塑胶压件4接触。盖环6安装在散热器的开口处并压制在反光碗5上。透光镜7设在盖环6内。弹簧组件8安装在盖环6上。盖板9设在腔体113内。
LED筒灯工作时,除了散热壳体11和散热片12能起到散热的作用外,由于将散热片12设计成上述结构,因此,风流容易从相邻的上散热片12之间进入向下流向相邻的下散热片之间,而由于下散热片呈弧形,且下散热片的外边缘自上向下螺旋角逐渐增大,这样,随着风流逐渐向下流动碰及到下散热片侧面时,容易在散热壳体的下端形成旋流,加快对热量的散失,从而提高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LED芯片是安装在圆柱形散热壳体的下端内,因此,圆柱形散热壳体下端的热量大,散热壳体下端的热量小,这样,容易形成自上向下的风流。同时,由于凸环对应光源腔底部,而光源腔底部用于安装LED芯片,因此,LED芯片产生的热量易于传递到凸环中,传递到凸环的热量经凸环向四周扩散部分热量传递到散热筋上,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莱帝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莱帝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4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