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材柜体的拼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5007.X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0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余传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传金 |
主分类号: | A47B96/20 | 分类号: | A47B96/20;A47B9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材柜体 拼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柜类家具,特别涉及一种柜体家具的的铝板拼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家具的工业化制作的普及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各类款式的柜式家具也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家具的材质也随着家具的款式越来越多样化,具体到柜类家具中,制成柜体的材质也由单一的木材材质,过渡到现在的铝材以及PVC板材,亚克力板等化学材料材质,特别是在浴室或卫生间厨房用的柜子,如浴室柜,漱洗台柜,橱柜等,由于使用时经常接触到水或残留水渍,如用木材材质作柜体容易腐烂或滋生霉菌等,影响到柜子的使用寿命以及个人卫生,而使用PVC及亚克力实体板材又存在变形、易老化等不利因素,由于铝质中空板材既轻便,又能电镀或喷印成各种质地或花纹,又能防火、防虫、防潮,因此作为浴室柜,橱柜等柜体材料,市场反响较好。目前市面上用铝板拼装制成的柜体,有的是将两块单板中间填入填充物构成,也有是使用通过成型模具挤出成型的中空的多块标准规格板材相互组合所需的较大或不同规格的板体,标准规格板材的截面可为长方形或为正方形,也有在板材中空内部设有若干加强筋,以加强板材内部支撑,强化板材的外表面的强度,装配柜体时,先利用有一个凹槽异形收边条,将各板材的一端顺序导入异形收边条的凹槽,或通过其它第三方媒介及方式将标准规格板材依次相互叠合在一起,各板材之间以及板材与收边条之间通过胶水或铆钉的方式固定。以该种方式拼接成的柜体,各板材之间叠合并不严密,容易出现拼接缝隙,从而影响到柜子内部物体的防潮性能,而且,随着板体如柜门的频繁使用,易出现胶水干裂收缩失效等情形,最终可能导致板材之间或板材与收边条之间的松垮从而受力时相互碰撞产生声响或散溃,影响柜子的寿命及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柜体的铝板拼装结构,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铝材柜体的拼装结构,包括中空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其特征是,第一铝板的侧边设有凸边条或凹边槽,第二铝板的侧边对应设有凹边槽或凸边条,所述凸边条的宽度等于或大于所述凹边槽宽度。换而言之,如第一铝板的一侧设为凸边条,则第二铝板与之拼接的相对应一侧则配套设为凹边槽,但无论是将第一铝板的凸边条嵌入第二铝板的凹边槽或是将第二铝板的凸边条嵌入第一铝板的凹边槽,由于凸边条比凹边槽宽,将凸边条卡嵌入的凹边槽时,凸边条与凹边槽将相互挤压,甚至产生轻微变形张力,使得凸边条被凹边槽稳定夹持固定,从而将第一铝板与第二铝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依次类推,为使更多的铝板能相互拼接,则铝板需同时向两侧伸展拼装,则铝板的两侧需同时设有凹边槽或凸边条,此时,一铝板的一侧的凸边条或凹边槽可与另一铝板的一侧的凹边槽或凸边条紧密卡接固定,而另一铝板的另一侧的凸边条或凹边槽又可与下一个铝板的一侧的凹边槽或凸边条卡接,从而使各铝板依次衔接组合成一整块较大尺寸的板体。
但如果该铝板是作为柜体的边缘板,无须两侧伸展拼接,那么只须一侧设有凹边槽或凸边条即可。
至于同一块铝板两侧同是凸边条或是两则同是凹边槽,或是一侧设为凸边条而另一侧设为凹边槽,均无不可,但是,如作需两侧伸展拼接的铝板,优选的方案是一侧设有凸边条而另一侧设为凹边槽,这样,大规模制造时通过同一套模具生产出的尺寸形状完全相同的各铝板之间均可相互依次拼接,从而通过生产标准化,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是,所述凸边条与凹边槽的相互接合部位的一侧或两侧均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接合筋。即所述凸边条的侧壁上设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接合筋,则在凹边槽的与凸边条相互贴合部位的侧壁上也设有可咬合对应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接合筋,这样的设计结构使凸边条嵌入凹边槽时与之接触的方式不再是平面贴合而是犬牙交错式咬合,且能进一步增大两者之间的接触摩擦面积,反向受力将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从而阻止拼接成型后的两铝板分开,而使得铝板之间拼接得更牢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传金,未经余传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50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