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输液瓶护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5070.3 | 申请日: | 2014-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29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郭纯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纯玲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输液 护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输液瓶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或者是平时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输入液体的药水或营养液,以达到治疗或者是补充能量或水分的目的。而在静脉输液中经常出现输液渗漏、脱针等临床护理问题,这通常是由于人体抖动或移动所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冬天输液过程中更为明显。这是因为现有的输液装置通常是采用直接输送液体药瓶中药水至人身体中,在冬天,由于液体药水的温度低于人体的温度,因此,当药水输入人体内后,因药水的温度过于冰冷,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舒适的感觉,有的甚至产生患者出现心跳加快或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这就导致患者会因痛苦扭动身体造成输液的困难,甚至是致使输液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能够提高病人输液舒适度的新型输液瓶护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输液瓶护理装置,包括保护套和发热体,所述的保护套为内外双层结构的矩形状,且该保护套包括顶边和底边、以及连接所述顶边和底边的两个连接边,所述顶边设有提手,所述的底边上分别设有固定装置,且所述的两个连接边处固定设有魔法贴;该发热体内置于所述的保护套内,且发热体通过一导线与电源相连,且所述发热体与电源之间设有一温控开关。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保护套包括与输液瓶接触的导热层和与外界空气接触的保温绝热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保护套上还设有一用于观察输液瓶内液体的透视窗,所述透视窗与该连接边平行设置。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发热体为热敏电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固定装置为拉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固定装置为若干绑定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提手包括至少三条绳索,且所述的三条绳索其一端与所述的顶边相连,其另一端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发热体设置在保护套内,并在发热体与电源之间设置一温控开关,不仅可以通过发热体实现对输液瓶内液体加热,而且还可以通过温控开关设定输液瓶内药物的加热温度,保证输入到人身体的液体温度适中,从而保证输液的舒适度,降低患者输液的痛苦,提高输液的成功机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保护套,20.发热体,11.顶边,12.底边,13.连接边,14.提手,15.固定装置,16.魔法贴,17.透视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输液瓶护理装置,包括保护套10和发热体20,保护套10为内外双层结构的矩形状,该保护套10包括与输液瓶接触的导热层和与外界空气接触的保温绝热层,保温绝热层和导热层均呈矩形状,且保温绝热层设置在导热层的外表面,发热体20设置在保温绝热层和导热层之间,且该保护套10包括顶边11和底边12、以及连接所述顶边11和底边12的两个连接边13,顶边11设有用于挂设输液瓶护理装置的提手14,底边12上分别设有防止输液瓶跌落的固定装置15,且两个连接边13处固定设有魔法贴16,可通过魔法贴16根据输液瓶的大小调整保护套10所围设空间大小,发热体20通过一导线与电源相连,且该发热体20与电源之间设有一温控开关。
使用时,用户可将保护套10展开呈矩形状,并将输液瓶放置在保护套10中间,根据输液瓶直径的大小,将设置在保护套10连接边13上的两个魔法贴16贴合,将保护套10底边12的固定装置15固定,调整温控开关,将最高温度设置为37度,接通电源,这样发热体20发热通过导热层可直接加热输液瓶内的液体药物,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将冰冷的液体药物所送至人体,造成患者的痛苦,同时,在温控开关的控制下,可有效确保加热温度不至于过高,导致人体烫伤。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用户观察输液瓶内液体的多少,在该保护套10上还设有一用于观察输液瓶内液体的透视窗17,透视窗17与连接边13平行设置。
作为本案的优选方案,发热体20为热敏电阻,该固定装置15为拉锁或若干绑定带。
请参阅图2所示,为了确保本实用新型固定时的稳定性,该提手14包括至少三条绳索,且三条绳索的一端与保护套10的顶边11相连,其另一端相互连接。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纯玲,未经郭纯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50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水循环节水系统
- 下一篇:透水路面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