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胶质沥青质堵塞油井井筒的完井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5684.1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8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董斌;甄建伟;刘毅;李军;陈灿;施硕;杨小辉;谢祥君;于国龙;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76 | 代理人: | 韩龙;金卫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胶质 沥青 堵塞 油井 井筒 管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筒的完井管柱,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胶质沥青质堵塞油井井筒的完井管柱。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油田的油藏类型部分是以超深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为主,其中部分油井胶质沥青质含量更是高达50%以上。然而,随着油藏开发时间的延长,受油井压力、温度等参数下降影响,胶质沥青质随之不断析出,在油井的井筒内堆积导致井筒堵塞而影响油井正常生产,有些影响严重甚至造成油井一度停产的情况。
如图1所示,现有的完井管柱是在油管1的下端连接有抽油泵2,抽油泵2的下端连接管壁上带有圆孔的筛管3。在采油过程中,抽油泵2大多是挂在3000米深的位置,当环空加药进入泵筒后,药剂通过泵吸入口进入筛管3。由于筛管3与被胶质沥青质堵塞处尚有一段距离,因此不能保证解堵药剂能够充分注入到析出点解堵。
此外,当机抽生产过程中出现井筒堵塞,则需上修作业,通过组下冲砂管柱或者钻磨管柱处理井筒。再者,机抽泵后期检泵需要重新起下管柱完井。不仅耗时,而且费用高。
鉴于上述胶质沥青质堵塞问题的日益突出,严重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如何有效防、治堵塞情况的发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止胶质沥青质堵塞油井井筒的完井管柱,以防止堵塞情况的发生。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胶质沥青质堵塞油井井筒的完井管柱,包括油管及连接在油管下端的杆式泵泵座,所述杆式泵泵座的下端连接有管壁封闭的尾管,所述尾管深入到油井前期胶质沥青层以下,以将解堵剂注入到堵点以下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尾管的长度大于等于2500米。
进一步地,所述尾管的长度为2500-3000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胶质沥青质堵塞油井井筒的完井管柱可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杆式泵的泵座下端设置管壁封闭的尾管,使尾管下探的深度越过前期胶质沥青的析出点5100-5300米,以保证环空加药的药剂能够注入至胶质沥青质的析出点,从而有效解除沥青质堵塞井筒。
2.本实用新型可在机抽生产过程出现井筒堵塞的情况时,将杆式泵解封后直接正注解堵,以解除管柱和环空堵塞。
3.本实用新型的泵型采用杆式泵,可在生产后期不动管柱检泵,从而使得检泵作业时间短、耗费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油井井筒的完井管柱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止胶质沥青质堵塞油井井筒的完井管柱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现有技术
1 油管
2 抽油泵
3 筛管
本实用新型
10 油管
20 杆式泵泵座
30 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现通过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止胶质沥青质堵塞油井井筒的完井管柱包括油管10、连接在油管10下端的杆式泵泵座20以及连接在杆式泵泵座20下端的尾管30,且该尾管30的下探深度越过前期胶质沥青的析出点。
通常情况下,杆式泵泵座20的位置是深入井筒2500-3000米间,井筒的前期胶质沥青质的析出点为距井口5100-5300米。
在本实施例中,将以杆式泵泵座20的位置深入井筒3000米为例。通过在杆式泵泵座20的下端连接长度大于等于2500米且管壁为封闭的尾管30,令尾管30的下端深入至井下5500米深度或大于5500米深度,从而使得尾管30的下端越过前期胶质沥青质的堵塞点5100-5300米而到达更深的位置,以便在井筒发生堵塞时由油管10注入稀油及解堵剂,使其通过杆式泵泵座20流入尾管30,在堵塞点以下的位置进行正、反循环洗井。或在正常生产期间定期环空加入高效沥青分散剂,防止沥青质堵塞井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56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产科检查用消毒器
- 下一篇:直头双腔胃肠道选择性造影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