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回路双蓄能器液压系统及液压夯实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5759.6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望为;张誉川;屈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信基础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3/02;E02D3/046;E01C19/3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路 蓄能器 液压 系统 夯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回路双蓄能器液压系统及液压夯实机。
背景技术
夯实机是工程机械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夯实机械,在地基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图1所示,现有夯实机包括底盘、机架、液压装置、锤、锤缓冲垫、夯板和桩帽座,底盘与机架连接,液压装置设置在机架上,锤分别与机架和液压装置连接,夯板设置在机架下方与锤位置相对应,锤缓冲垫设置在夯板上,桩帽座与夯板连接。目前,夯实机采用单回路单蓄能器的液压装置,如图2所示,其为现有夯实机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液压装置包括单通道提升油缸、控制阀组件和一个蓄能器,提升油缸的有杆腔设置有一个有杆腔油口A,无杆腔设置有两个无杆腔油口B,蓄能器两端分别通过油管连接至控制阀组件和其中一个无杆腔油口B,控制阀组件还分别通过油管与另一个无杆腔油口B和有杆腔油口A连接。液压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锤提升时,油缸为有杆腔油口A进油,无杆腔油口B回油;锤下落时,油缸为无杆腔油口B进油,有杆腔油口A回油,要求锤以自由落体方式下落,以达到锤对夯板最大的锤击效果。然而,现有液压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锤提升时,提升油缸的有杆腔油口A(小腔)进油,无杆腔油口B(大腔)排油。由于油缸无杆腔的面积一般是有杆腔的两倍以上,其排油是进油的两倍以上,单蓄能器不能充分吸收无杆腔排出的油,使系统回油阻力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油缸的提升压力,能量损失大,又易损坏液压散热器和油箱。
2、锤下降时,油缸的无杆腔油口B(大腔)进油,有杆腔油口A(小腔)排油。由于锤最大的下降速度可接近5米/秒,油缸有杆腔油口A(小腔)流量最高可达700升/分钟左右,现有技术的单通道排油阻力是非常大的,不能及时地将油回流至油缸的无杆腔(大腔),降低了锤下降速度,使夯实能力降低。同时油缸无杆腔最大的补油流量可达1400升/分钟左右,单回路单蓄能器没有如此大的补油能力,不能使锤以完全自由落体形式降落,减少了锤击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回路双蓄能器液压系统及液压夯实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回路双蓄能器液压系统,包括:提升油缸、控制阀组件、两个蓄能器和若干油管,提升油缸的有杆腔设置有两个有杆腔油口,提升油缸的无杆腔设置有两个无杆腔油口,控制阀组件分别与两个有杆腔油口连接,且控制阀组件分别通过两个蓄能器与两个无杆腔油口连接,其中一个蓄能器两端分别与控制阀组件和其中一个无杆腔油口连接,另一个蓄能器两端分别与控制阀组件和另一个无杆腔油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背压阀,控制阀组件分别与系统回油口和系统压力油口连接,背压阀设置在控制阀组件与系统回油口之间的管路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液压夯实机,包括:底盘、机架、液压系统、锤、锤缓冲垫、夯板和桩帽座,底盘与机架连接,液压系统设置在机架上,锤分别与机架和液压系统连接,夯板设置在机架下方与锤位置相对应,锤缓冲垫设置在夯板上,桩帽座与夯板连接,液压系统包括:提升油缸、控制阀组件、两个蓄能器和若干油管,提升油缸设置在机架内侧与机架连接,提升油缸有杆腔设置有两个有杆腔油口,提升油缸无杆腔设置有两个无杆腔油口,控制阀组件设置在机架外侧与机架连接,控制阀组件分别与两个有杆腔油口连接,且控制阀组件分别通过两个蓄能器与两个无杆腔油口连接,两个蓄能器设置在机架上端与机架连接,其中一个蓄能器两端分别与控制阀组件和其中一个无杆腔油口连接,另一个蓄能器两端分别与控制阀组件和另一个无杆腔油口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背压阀,控制阀组件分别与系统回油口和系统压力油口连接,背压阀设置在控制阀组件与系统回油口之间的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夯实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控制阀组件设置有安全阀保护系统,如图3所示,当锤不工作时,控制阀组件的进油管道和回油管道相通,从底盘通过压力油口进入控制阀组件的油直接从控制阀组件,打开背压阀,经口油口回流到底盘油箱的回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信基础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信基础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5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隔离型空油转换器
- 下一篇:重力加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