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酸洗线放卷机卷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5955.3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5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何辉;薛卫新;程云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3/02 | 分类号: | C23G3/02;B65H18/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林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酸洗 线放卷机 卷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酸洗线放卷机卷轴,具体是一种面板可实现大范围膨胀收缩的酸洗线放卷机卷轴。
背景技术
在酸洗线上,卷轴转动带动其承载的钢卷转动从而实现放卷。目前,常用的酸洗线放卷机卷轴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膨胀机构实现卷轴上面板1的膨胀、收缩,面板1与芯轴套2的表面为阶梯状,呈现楔型斜面滑动式。油压缸带动推拉杆4在旋转轴3上对芯轴套2推拉,带动面板1在斜面上滑动,实现膨胀,如图2所示。
但是,上述结构的卷轴膨胀范围有限,如一般可实现的膨胀范围为550-630mm,当来料钢卷内径为762mm规格时,需在卷轴面板1表面安装耐磨板,以增大卷轴直径用于支撑钢卷内圈,实现带动其转动而放卷。
装拆耐磨板将造成产线停机,装拆作业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耐磨板为消耗性部件,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酸洗线放卷机卷轴,该卷轴的直径可实现较大范围的涨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酸洗线放卷机卷轴,包括芯轴套、只可沿卷轴径向移位的面板和推拉杆,推拉杆对芯轴套推拉使芯轴套产生径向(卷轴的径向)位移,芯轴套与面板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在面板上,连杆可沿面板上的连接点转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芯轴套上,连杆可沿芯轴套上的连接点转动。
所述芯轴套和面板的表面均设置有突出部,芯轴套表面的突出部与面板表面的突出部交错紧贴在一起限制面板只可沿卷轴径向移位。
所述连杆与芯轴套、面板之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
通过上述采用连杆的膨胀结构,在对芯轴套进行推拉,带动连杆支撑面板,实现面板膨胀收缩,可以用比较短的推拉行程,获得面板较大的膨胀量,使卷轴直径变化范围扩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卷轴避免了耐磨板的装拆作业及耗用,而且降低工作人员的生产强度,更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未膨胀的卷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膨胀的卷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酸洗线放卷机卷轴包括芯轴套2、面板1和推拉杆4,推拉杆4对芯轴套2推拉使芯轴套2产生径向(卷轴的径向)位移,芯轴套2与面板1之间设置有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通过销轴6活动地连接在面板1上,从而连杆5可沿面板1上的连接点转动;所述连杆5的另一端通过销轴6活动地连接在芯轴套6上,连杆5可沿芯轴套6上的连接点转动。
最理想的状态是面板1只沿着卷轴的径向移位,实现膨胀或收缩,避免面板1沿卷轴的轴向移位。若面板1产生轴向移位,则削弱连杆5带动能够实现的膨胀范围。
如图3所示,为确保面板1只沿卷轴径向移位,采用以下方案:在芯轴套2和面板1的表面均设置有突出部8,7,芯轴套2表面的突出部8与面板1表面的突出部7交错紧贴在一起(这里交错紧贴指的是突出部7,8的侧面交错紧贴在一起,而非端面交错紧贴,如图3所示,否则不能实现限制轴向移位),从而限制面板1只可沿卷轴径向移位。
当钢卷内径较大时,需要较大直径的卷轴,如图3所示,通过油压缸带动推拉杆4对芯轴套2向右进行推拉,由于连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面板1、芯轴套2上,因此在连杆5的作用下面板1在卷轴径向移位膨胀,通过芯轴套2较小的位移实现面板1较大范围的膨胀。
当钢卷内径减小时,需要较小直径的卷轴,如图3所示,通过油压缸带动推拉杆4对芯轴套2向左进行推拉,由于连杆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面板1、芯轴套2上,因此在连杆5的作用下面板1在卷轴径向移位收缩,通过芯轴套2较小的位移实现面板1较大范围的收缩。
例如,设计连杆5长220mm,起始角为27°,行程138mm,可实现卷轴直径涨缩范围为550~780mm。在来料内径规格变化时,卷轴直径实现全自动化匹配,避免耐磨板装拆作业,也避免耐磨板的耗用,大大降低人员工作强度。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烨辉(中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5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小铝液水平电流的阴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模塑互联器件化学镀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