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推进的连续干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6085.1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4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弘;罗书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推进 连续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具体涉及用于污泥干燥的一种螺旋推进的连续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技术腾飞的同时,工业废水排放带来的城市污泥逐渐成为一个严峻环境问题。国内污水处理厂的处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污水的产量,由此将造成污水堆积或未经处理的污水随意排放,从而造成环境的污染。
目前,虽然国内外出现了各种对污泥进行干燥的干燥技术,如生物干化技术、化学干化技术等,但运用最广的还是热干化技术。在该热干化技术中,以闪蒸式干燥器运用最广泛,其是通过热风直接与污泥接触后,来干化污泥,但其需对干化使用后的热风进行废气处理,不便于循环利用,且由于热风温度的无法大高,因此其干化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推进的连续干燥装置,能实现连续、高效干化污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螺旋推进的连续干燥装置,包括长条形的壳体、包裹于壳体外围的槽缸以及位于壳体内的螺旋推进器,所述壳体和槽缸的对应位置开有入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螺旋推进器包括旋转驱动装置及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旋转的螺旋杆,螺旋杆的杆体内设有输油管路,该输油管路具有出油口和用于通入热油的进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位于杆体的同一端;所述槽缸的前壁、后壁及底壁均为中空结构,形成油腔,槽缸的前壁和后壁分别开有有入油口和排油口,入油口一侧经油腔与排油口连通,入油口另一侧经一导管与出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螺旋杆的杆体外侧面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内中空形成螺旋油道,所述进油口经一第一连接油道与螺旋油道的一端连通,螺旋油道的另一端经一第二连接油道与出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油道、螺旋油道和第二连接油道构成所述输油管路。
优选地,所述进油口为多个,并以螺旋杆的旋转中心轴为中心线轴对称分布;第一连接油道为与进油口数量对应的多个,并沿螺旋杆的长度方向向内延伸。
优选地,所述螺旋杆的杆体内设为中空隔热腔,所述第二连接油道由螺旋杆的杆体的一端向中空隔热腔内悬空伸出,该第二连接油道的伸出端与出油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螺旋推进器还包括传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经过传动机构与螺旋杆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杆的杆体为两个,包括主动转动杆和从动转动杆,所述螺旋叶片包括设于主动转动杆外侧面的主动螺旋叶片以及设于从动转动杆外侧面的从动螺旋叶片,主动螺旋叶片的旋向与从动螺旋叶片的旋向相反,主动螺旋叶片与从动螺旋叶片啮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旋转驱动装置的旋转输出端固定插至主动齿轮的中心,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转动杆和从动转动杆均沿壳体的长度方向与壳体可转动地连接,主动转动杆固接于主动齿轮的中心,从动转动杆固接于从动齿轮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主动转动杆和从动转动杆的两端分别由槽缸的两端伸出,所述槽缸的两端开有供主动转动杆和从动转动杆穿过的开孔。
优选地,所述槽缸的两端分别设有左挡板和右挡板,所述开孔分别位于左挡板和右挡板中;所述槽缸包裹有用于隔热的铁皮套。
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槽体和封盖在槽体的槽口上的上盖板,所述入料端由上盖板中向上伸出,并贯穿槽缸;所述出料端由槽体的槽底向下伸出,并贯穿槽缸;所述上盖板还设有废气排出口。
优选地,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旋转输出端为该电机的输出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输油管路的螺旋杆,使螺旋杆对污泥搅拌的同时可通过流经输油管路的高温热油来接触污泥,将热油的热量传输给污泥,提供污泥干化所需主要的热量,同时,螺旋杆的转动过程使得螺旋杆与污泥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加块了污泥的干化速度,提高了干化效率,适用于大量连续的污泥处理;同时,流出螺旋杆的热油还可在槽缸的油腔中对壳体保温,防止通入螺旋杆的热油往外界的散热过快;
(2)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杆为两个,主动转动和从动转动杆异向转动,能够实现搅拌污泥的效果,使污泥受热更均匀,进一步提高干化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油道、螺旋油道、第二连接油道的设置,能够使热油在螺旋杆的杆体内循环流动,实现热油余温的多次利用,再次进一步提高污泥的干化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入料端通入污泥,利用热油作为导热介质,对污泥提供热量后,热油自身可方便循环利用,污泥产生的废气将由废气排出口排出,干化后的污泥由出料端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海森环境节能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6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