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式水雾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9259.X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47/00 | 分类号: | B01D4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水雾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式水雾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工业炉窑中,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窑所占比重较大,占到全国工业炉窑总数的64%。燃煤工业炉窑所排放的烟气含有较多的炭黑、灰尘等微细颗粒物,这些微细颗粒物中含有较多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质量,危害着居民身体健康。
目前,中等规模工业炉窑均在烟道上安装了除尘设备,比较常用的有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价格适中,不需水源,占地面积广,但是其动力消耗大,滤袋常需更换,后期维护费用高。另有一些大规模的工业炉窑采用静电或水膜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脱除不同粒径的尘粒,需要对荷电系统分级设计,致使结构复杂,维护不便;而水膜除尘器需要较大耗水量,适用于靠近充足水源的工业窑炉,动力消耗也高,水污染严重,后期水处理问题需要解决。并且,以上除尘装置普遍难以有效脱除微细颗粒物,致使目前大中工业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国家不得不将脱除微细颗粒物作为重要工业事件而列入到环保计划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管式水雾除尘装置,该装置占地面积小,水量消耗少,适用性广,微细颗粒物去除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套管式水雾除尘装置,包括风机、水套和水箱,水套中穿设有带若干小孔的进烟气管,进烟气管的进口端与风机相连,进烟气管伸出水套的出口端处通过三通阀与出烟气管及污水管相连通,污水管的出水端与水箱相连,水箱的出水端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上设有给水泵,给水泵通过上水管与水套的进水端相连,水套的出水端通过下水管与水箱的进水端相连。
所述进烟气管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截止阀和第一流量计。
在给水泵通向水套的上水管管路上依次设有逆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二流量计、压力表及安全阀。
所述水箱内设有滤网。
所述水箱顶部设有加水管,加水管上安装有加水阀。
所述水箱顶部还设有溢水管,溢水管上安装有溢水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式水雾除尘装置,在水套中穿设带有小孔的进烟气管,进烟气管与风机相连,烟气被风机引入到进烟气管中,在水套中水流能够穿入进烟气管上的小孔,形成射流,烟气切割射流形成水雾,从而有效增大了烟气和水的接触面积,使得烟气中的微细颗粒物被脱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水箱能够通过连接管、给水泵、上水管及下水管形成水的自动循环,因此对水的消耗量低。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成雾的原理,利用水流穿过烟气管上的小孔形成水雾,来脱除烟气中的微细颗粒物,具有动力消耗低,占地面积小,水量消耗少,微细颗粒物去除效率高,可对污染及时进行清洁的优点,同时该装置安装灵活,适用性广,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上水管管路上设有压力表和流量计,可以调节水套中的水压和水流量,方便控制。
进一步地,水箱上部设有溢水管和加水管,加水管能够给水箱及时补充水分,加水时溢水管能够排除空气,在水箱内还设有滤网,能够将污水管流入水箱的污水中的污染物过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风机;2为第一截止阀;3为第一流量计;4为进烟气管;5为水套;6为三通阀;7为出烟气管;8为污水管;9为下水管;10为水箱;11为滤网;12为加水管;13为加水阀;14为连接管;15为给水泵;16为逆止阀;17为上水管;18为第二流量计;19为压力表;20为安全阀;21为溢水管;22为溢水阀;23为第二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风机1,水套5和水箱10,风机1连接有进烟气管4,进烟气管4上安装有第一截止阀2和第一流量计3;进烟气管4伸入水套5中,能够穿出水套5,进烟气管4穿出水套5的出口端处设置有三通阀6,三通阀6的一个出口连接有出烟气管7,另一个出口连接污水管8,污水管8的出水端与水箱10相连,水箱10的出水端设有连接管14,连接管14上设有给水泵15,给水泵15通过上水管17与水套5的进水端相连,水套5的出水端通过下水管9与水箱10的进水端相连。在给水泵15通向水套5的上水管17的管路上依次设有逆止阀16、第二截止阀23、第二流量计18、压力表19及安全阀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92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镜傅里叶成像光谱仪
- 下一篇:高炉重力除尘器的排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