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旋转液体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9814.9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95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代膨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锋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4 | 分类号: | B01F9/04;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旋转 液体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混合装置,特别是涉及到高效旋转液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液体混合,一般都有专门的混合机,因为采用人力混合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混合得也不均匀,现有的混合机都是采用电机带动容器旋转,使得容器内部液体不断翻转,从而得到混合,容器一般都是呈圆柱状的容器,转动轴为圆柱轴,虽然得到彻底的翻动,但是所有的物料都是得到同一旋转力,使得混合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高效旋转液体混合装置,解决现有旋转混合机混合效率低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高效旋转液体混合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载料器,所述的载料器由电机带动旋转,载料器包括第一置料柱和第二置料柱,第一置料柱的一端和第二置料柱的一端呈夹角连接,从而构成一个“V”字,第一置料柱和第二置料柱还在连接处连通,第一置料柱的另一端和第二置料柱的另一端分别都设置有进料门,而载料器的下端尖部设置有出料门,第一置料柱的长度大于第二置料柱,载料器的转动轴呈水平状,载料器的角平分面与转动轴垂直,所述的第一置料柱的内壁上都设置有螺旋槽A,螺旋槽A从第一置料柱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置料柱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B,螺旋槽B从第二置料柱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本装置中载料器用于放置物料,载料器静止时,其V口朝向上,物料从进料门放入载料器内,旋转时,物料则不断翻转,第一置料柱内的物料与第二置料柱内的物料在连通处相遇,但因为两者长度不相同,两边物料下落到连通处时势能不同,就形成了轴向逐层交替扩散混合,从而使得混合效果非常的好,而且在置料柱的内壁上设置了螺旋槽,即螺旋槽A和螺旋槽B,液体流动时,其周边会因为螺旋槽形成一个螺旋力,这样到底部后,周边因为螺旋力速度明显要快,是先到底部,如V口朝向,则是与另一股液体相撞,被迫从四周向中心运动,中心处的液体即被搅浑,而V口朝下,液体也是撞击到进料门,也会向中心运动,从而也形成搅拌作用,这样即使得液体混合均匀,混合速度加快。
进一步,上述的载料器内设置有加热器,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液体分子剧烈运动,从而加快混合速度,加热器最好设置在载料器竖直方向上的中心部位,液体不管怎么运动,加热器都位于液体中。
进一步,上述的进料门、出料门的内壁上都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加热器,混合时,载料器内液体肯定不满,因为满满的液体难以混合,这样,进料门在上时,内壁露出液面,出料门朝向上时,内壁也露出液面,当对液体加热时,会导致载料器内气压上升,达到一定气压时,有可能损坏载料器,特别是进料门和出料门,所以设置气压感应器,感应到气压过高时,即发送信号处加热器,停止加热。
进一步,上述的底座的下端设置有滚轮,方便装置的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置料柱的内壁上设置螺旋槽,使得四周液体下降快于中心液体,从而形成四周液体向中心液体挤压的现象,形成了搅拌,加快混合速度,使得混合更加均匀;
(2)设置加热器,使得液体分子运动更加剧烈,提高混合效率;
(3)在出料门和进料门处设置气压传感器,防止载料器内部气压过大,造成载料器损坏,甚至造成工作人员受伤。
附图说明
图1 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实施例1中载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载料器,3-电机,4-进料门,5-出料门,6-转动轴,7-加热器,8-滚轮,201-第一置料柱,202-第二置料柱,203-螺旋槽A,204-螺旋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锋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锋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98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