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的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79883.X | 申请日: | 2014-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60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穆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贾玉姣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汽车常用的组成部件之一,消声器主要是利用声波叠加干涉的原理来有效降低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并使高温废气能够安全排出。具体而言,消声器是排气管道的一部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流经消声器以消声。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主要为CO、HC、NOX、CO2以及水蒸气等,其中一部分水蒸气随废气排出车外,另一部分水蒸气残留在消声器内部。残留的水蒸气与流经消声器的部分废气结合生成弱酸性液体。
为避免弱酸性积液造成对消声器的腐蚀,通常的做法是在消声器外壳最低点打孔排水,但是这种方法会影响消声器的降噪效果,而且排出的液体会飞溅到消声器外壳上,长期如此会使得消声器外壳上产生锈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消声器的寿命,并影响消声器的外观。
此外,一些消声器生产厂家会在消声器内部设计一些用于排出积液的结构,如虹吸管或负压吸附结构,这些结构无法完全排尽积液,如果该结构出现故障,积液也无法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消声器,该消声器可完全排尽内部积液,且消声器使用寿命长、外观不受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的消声器,其中所述汽车包括发动机,所述消声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设有开口;用于盛放和排放液体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设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壁上且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壳体内导通;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第一端适于与所述发动机相连,所述进气管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第一壳体内以将所述发动机产生的废气导引至所述第一壳体内;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第一端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内且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以排出所述第一壳体内的所述废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消声器,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第二壳体以盛放和排放液体,从而便于排出第一壳体内的积液,避免积液腐蚀第一壳体,进而延长消声器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了对消声器的消声作用以及外观产生影响。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的消声器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由此,当积液达到一定量时,用户可直接拆下第二壳体后倾倒积液,从而使得积液可被完全排出。另外,进气管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杂质,因此当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设在第一壳体的底壁上时,可将第二壳体拆下后清理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内的杂质。
具体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有密封件。从而保证消声器的密封性,进而保证消声器的消声作用。
更具体地,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第一壳体硫化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密封件的凹槽。从而使得密封件不易移位,进而保证密封件的密封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消声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有在所述隔板的厚度方向上贯穿的通孔,所述隔板设在开口处。由于进气管排出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杂质,因此隔板的设置可避免杂质堆积在第二壳体内影响液体汇聚与排除。
可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壳体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保证第二壳体内的液体的正常排放,同时,当需要清理第一壳体时,用户可同时拆下第一壳体和隔板,从而使得拆卸工作简单、容易。
可选地,所述隔板可拆卸地设在所述开口处。此时,用户可在依次拆下第二壳体、隔板后,清理第一壳体内的杂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消声器100、
第一壳体11、开口101、密封件102、第一连接孔111、第二壳体12、凹槽121、第二连接孔122、
消声腔2、排液口201、
进气管3、进气管的第一端31、进气管的第二端32、
出气管4、出气管的第一端41、出气管的第二端42、
隔板5、通孔51、开关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79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用气体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瓶盖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