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电梯门禁联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0031.2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邓悦恒;刘立冬;韩宝刚;王宇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14 | 分类号: | B66B13/14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2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平 网络 架构 电梯 门禁 联动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电梯门禁联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梯门禁系统大部分采用RS485接口的多层网络通信架构。在该系统中,通过嵌入式管理主机或者系统平台PC管理主机来调度处理系统各组成单元的信息交互,具体联动过程如下:
1)楼层采集器呼梯或选层联动过程,楼层采集器采集到的呼梯或选层请求,首先将请求信息传送到管理主机,管理主机将呼梯和选层的控制信息传送到外呼读卡器(控制呼梯)或楼层控制器(控制选层);
2)外呼读卡器选层联动过程,外呼读卡器采集人员卡信息,校验人员卡合法,并激活呼梯按钮,同时将所持该人员卡中所要到达的楼层信息传送给管理主机,管理主机再将楼层信息传送到楼层控制器(控制选层)。
由于所有联动控制信息必须通过管理主机处理和转发,在实际应用中管理主机无法实施的处理联动控制信息,较易造成处理的延迟。另外,如果管理主机出现工作异常,整个电梯门禁的联动系统将无法工作,从而造成故障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扁平化网络架构的电梯门禁联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楼层控制器、内呼读卡器、外呼读卡器、楼层采集器、转换模块以及管理主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AN总线,所述楼层控制器、内呼读卡器、外呼读卡器以及楼层采集器的核心处理单元均采用集成有CAN通信接口的微处理器MCU,所述四个单元的CAN通信接口分别通过其第一CAN接口电路、第二CAN接口电路、第三CAN接口电路、第四CAN接口电路与CAN总线双向连接,所述第一CAN接口电路、第二CAN接口电路、第三CAN接口电路和第四CAN接口电路结构相同,所述管理主机通过转换模块与CAN总线双向连接;
所述第一CAN接口电路由隔离电路、CAN驱动电路以及CAN接口保护电路组成;
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与微处理器MCU的CAN通信接口双向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CAN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双向连接,所述CAN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CAN接口保护电路的输入端双向连接,所述CAN接口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CAN总线相连接。
所述微处理器MCU的型号为STM32F103RCT6。
所述转换模块的型号为CAN-232。
所述隔离电路由光电隔离芯片U1-U2及其外围元件滤波电容C1-C2、滤波电容C4-C5、电阻R1-R2以及电阻R4组成;
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1和光电隔离芯片U2的型号均为HC060L,
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1的2脚经电阻R1接电源+3.3V,光电隔离芯片U1的3脚接微处理器MCU的PA12端,光电隔离芯片U1的7脚、8脚分别接电源+5V;
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2的2脚经电阻R4接电源+5V,光电隔离芯片U2的6脚经电阻R2接电源+3.3V,并且光电隔离芯片U2的6脚接接微处理器MCU的PA11端,所述光电隔离芯片U2的7脚、8脚分别接电源+3.3V;
所述CAN驱动电路由CAN驱动芯片U3及其外围元件滤波电容C3、电阻R3、电阻R5组成;
所述CAN驱动芯片U3的型号为SN65HVD251,
所述CAN驱动芯片U3的1脚经电阻R3接电源+5V,CAN驱动芯片U3的1脚、2脚分别接光电隔离芯片U1的6脚、5脚,CAN驱动芯片U3的3脚接电源+5V,CAN驱动芯片U3的4脚接光电隔离芯片U2的3脚。
所述CAN接口保护电路由共模电感L1、滤波电容C6-C7、瞬态抑制二极管D1-D2组成,
所述共模电感L1的型号为DLW43SH510XK2L,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D1和瞬态抑制二极管D2的型号均为P6KE6.8CA,
所述共模电感L1的1脚、3脚分别接CAN驱动芯片U3的7脚、6脚,所述共模电感L1的2脚、4脚分别接CAN总线的通信端口J1,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D1串联在共模电感L1的2脚与地之间,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D2串联在共模电感L1的4脚与地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满足电梯门禁系统运行要求,实时响应系统联动控制事件,而且简化了系统网络架构设计,均衡了系统各组成单元的工作负荷,从而改善了以往系统的网络架构复杂、管理主机工作负荷大的缺陷。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CAN接口电路原理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00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停电保磁功能的防爆起重机
- 下一篇:电梯中分双折开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