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模精密铸造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1383.X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17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松;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D33/02;B22D4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士文;杨晓梅 |
地址: | 32503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铸造 自动化 生产线 输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模精密铸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熔模精密铸造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Investment Casting)又称脱蜡铸造或失蜡铸造(Lost-wax Casting),这种铸造工艺可以生产出精密复杂、接近于产品最后形状,通过该铸造工艺得到的金属零部件可不用进行机械加工或采用少量的加工就可直接使用,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机床、船舶、内燃机、气轮机、电讯仪器、武器、医疗器械以及刀具等制造工业中。熔模精密铸造的生产流程主要分为压蜡、制壳、型壳焙烧、浇注、脱壳、后处理、检验等,加工的金属零部件一般以易熔材料(如蜡料、塑料等)为摹本进行批量复制,先在射蜡机上用金属模具压制出可熔性模,然后在可熔性模上涂敷多层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涂层干燥硬化后形成型壳,再将型壳内的易熔材料熔化使之流出。型壳经过焙烧后使之坚固,将熔化的液态金属浇注入型壳中,液态金属在型壳中冷却凝固后进行脱壳,即得到所需要的金属零部件。熔模精密铸造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熔模铸件有着比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所以可减少机械加工工作,只是在零件上要求较高的部位留少许加工余量即可,甚至某些铸件只留打磨、抛光余量,不必机械加工即可使用,大幅度节约金属原材料。2.熔模铸造可以把一些焊接组合件铸成一体,省去组合与焊接工序,同时避免了因焊接造成的偏差及热应力变形。3.材质选用灵活,能够铸造各种合金的复杂铸件,特别是铸造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等特殊材质铸件。如汽车配件中的拨叉、轮毂等,用机械加工工艺几乎无法完成的零部件。4.能够量化生产,保证了零部件的一致性,而且避免了机械加工后残留刀纹的应力集中。
目前,熔模精密铸造过程中,型壳焙烧和浇注大多采用人工操作,型壳焙烧好以后,打开炉门,人工利用专用工具夹持型壳一个一个地取出,导致型壳的热量快速失散,造成大量的热能损耗和浪费,影响型壳温度的稳定性,型壳在浇铸时的温度不一致,造成铸件尺寸精度的波动,如型壳的线性变化量,使铸件质量不稳定,增加了后序工序的工作量。同时,高温的型壳与外界空气接触还会产生粉尘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严重污染环境,使生产车间环境变得十分恶劣,工人受到严重的高温辐射、粉尘及有害气体侵蚀,部分生产车间温度达到40多度,严重影响操作工人的身心健康。高温、高辐射热还易引发火灾及爆炸,人工操作时易发生砸伤、碰伤、烫伤、灼伤等生产事故。
因此,需要提供替代人工操作的型壳自动化输送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产环境,做到以机器换人,零事故安全生产,减少或杜绝环境污染,做到绿色生产,减少用工量,降低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熔模精密铸造过程中型壳焙烧和浇注时采用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能源损耗大、铸件质量不稳定及生产环境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模精密铸造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替代了原有的手工输送型壳,有效降低了热能损失,铸件质量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焙烧作业和浇铸作业之间完美衔接,实现以机器代人的自动化生产,改善了生产环境,杜绝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熔模精密铸造自动化生产线的输送设备,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位于焙烧炉的一侧,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主动链轮、被动链轮及链条驱动装置,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之间设有穿过焙烧炉的链条,链条的上端连接有链板式传送带,链板式传送带由多个并排固定在链节上的链板组成,链板上方依次设有隔热板及定位盘,链板内端呈梯形,隔热板为阶梯状,相邻的两个隔热板的阶梯相对,在主动链轮和被动链轮的回转处相邻链板之间的内端两侧相贴合,相邻隔热板的内端相互搭接,定位盘上方放置型壳,所述的定位盘上设有火焰通道,火焰通道贯通至型壳底部,所述的机架上及焙烧炉内均设有支撑链板式传送带的轨道,焙烧炉内的轨道下方设有冷却机构。
所述的火焰通道沿定位盘的径向设置且其入口开在定位盘的圆周侧。
所述的链板的长度大于链条的宽度且向内呈悬臂状,隔热板完全覆盖链板上。
所述的冷却机构为风冷通道或/和水冷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有效降低了焙烧炉的热能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热能利用率,使焙烧作业和浇铸作业之间完美衔接,铸件质量稳定,同时改善了生产环境,杜绝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2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3是图1中焙烧炉2的截面图。
附图4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附图5是图3中B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13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K-BUS总线的卷接机组控制系统
- 下一篇:开沟覆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