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1758.2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7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于瑞涛;于瑞雪;陶燕铎;梅丽娟;邵赟;王启兰;文怀秀;岳会兰;刘增根;党军;江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平顶山学院;青海中科高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10 | 分类号: | B01D15/1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810001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
背景技术
固相萃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和浓缩。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固相萃取仪均具有相似的特点,例如,收集试管均需放在缸体内,在经过柱活化、平衡、上样、淋洗、洗脱等复杂过程中,均需要取掉固相萃取装置的面板,反复更换缸体内的试管,反复倾倒液体,其程序繁杂,浪费时间,且收集器皿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简易固相萃取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蠕动泵和固相萃取柱;所述蠕动泵上设有蠕动泵管,该蠕动泵管的进口端置于储液容器内,其出口端与所述固相萃取柱的上端相连;所述固相萃取柱的下端连接出样管,该出样管接入收集容器中;所述蠕动泵管的进口端连有卡口小管,并设有一个带孔小球。
所述带孔小球的直径为0.5~2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蠕动泵对固相萃取柱进行活化、平衡、上样、淋洗、洗脱的过程,与传统固相萃取装置相比大大减少了手动操作过程,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等特点;同时本实用新型可控制流速。
2、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设有出样管,因此,解决了传统固相萃取装置只能用专用试管收集且收集体积小的问题,实现了任意选择收集容器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农产品残留监控、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商品检验、化工生产等领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蠕动泵 2—固相萃取柱 3—蠕动泵管 4—卡口小管 5—带孔小球 6—储液容器 7—出样管 8—收集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简易固相萃取装置,该装置包括蠕动泵1和固相萃取柱2。蠕动泵1上设有蠕动泵管3,该蠕动泵管3的进口端置于储液容器6内,其出口端与固相萃取柱2的上端相连;固相萃取柱2的下端连接出样管7,该出样管7接入收集容器8中;蠕动泵管3的进口端连有卡口小管4,并设有一个带孔小球5。
其中:带孔小球5的直径为0.5~2cm,为聚四氟乙烯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平顶山学院;青海中科高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平顶山学院;青海中科高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1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磁控分散固相萃取装置
- 下一篇:从杜仲植物中提取杜仲橡胶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