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试验用二次解析炉的耐热载样台及其制备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2052.8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8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周旺枝;肖海明;杜涛;徐国涛;张洪雷;付北京;袁诚;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2 | 分类号: | G01N2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验 二次 解析 耐热 载样台 及其 制备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用二次解析炉,具体属于一种试验用二次解析炉的耐热载样台及其制备模具。
背景技术
二次解析炉主要用于研究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晶粒的变化过程。其最高实验温度高达1200℃,可充惰性气体作为保护气氛。二次解析炉内的载样装置为其关键部件,包括载样台和机械顶升装置两部分,用于试验时承载金属试样在炉膛内的升降动作。
目前二次解析炉的载样台为钢质制品,其由于在1200℃环境下工作,导致受热而产生膨胀,使载样台与解析炉炉壁会紧贴,造成顶升装置不能顺利上升或下降,不仅时常被卡,且会对炉衬产生磨损而影响使用周期;另还体重大,使顶升装置的负荷大,使载样台易时常产生左右摇晃现象,放置的试样也随之晃动,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性。对开发新产品及其性能的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影响。而且钢质制品的载样台制作繁琐,并每次均需要机加工,制作周期长。
经检索,查阅到美国维苏威克鲁什伯公司发明了一种用于铸造液态金属的耐热骤变性铸造用元件及其制法,此元件的特征为:元件内表面至少一部份以绝缘涂料涂覆而在接触金属液体处形成不透气层,具有优良的耐热骤变性,可不需预热而使用。国内查阅到章磊发明了一种用于涡轮构件的耐热钢及其制作方法,通过其独特的化学组成和制作方法,使涡轮构件在670度时,仍有很好的高温耐久性和蠕变性。
上述专利中发明的耐热元件均为钢质材料,受热产生膨胀,会导致顶升装置卡死;质量重,使载样台产生晃动现象,同于传统的二次解析炉的耐热元件;耐高温的性能与耐火材料相比较差。所以不适宜作为二次解析炉的耐热元件。在所查公开发表的文献中,关于耐热元件及其制作方法的研究,均不涉及到用于二次解析炉的耐热元件及其制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受热而产生膨胀,使载样台与解析炉炉壁会紧贴,造成顶升装置不能顺利上升或下降,不仅时常被卡,且会对炉衬产生磨损等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体重轻,载样台升降顺畅,制作用时少,试样放置稳固;模具拆卸方便简捷,结构简单的一种试验用二次解析炉的耐热载样台及其制备模具。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试验用二次解析炉的耐热载样台:其由底板、连接于底板上的锚固件及耐火浇注体、耐火浇注体上端面设置的试样槽组成;在底板上设有连接螺孔。
制备一种试验用二次解析炉的耐热载样台的模具,其在于:其主要由底座、与底座连接的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一、与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一相对连接的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二、分别连接于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一及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二两侧的侧板、侧板上设有的连接孔、连接孔内的螺杆、分别连接于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一及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二下端的连接板、连接板上的螺栓孔、试样槽模具、试样槽模具固定架、浇注料进口组成。
其特征在于:在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一及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二的上端分别设有试样槽模具固定架放置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具有重量轻,即重量能减轻三分之一以上、强度高,即常温耐压强度大于40MPa、耐高温,即使用温度1500℃以上、受热膨胀率小于0.2%、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解决了钢质载样台体重大、受热膨胀导致的顶升装置晃动和被卡的问题,保障了二次解析炉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试验结果的精确性,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载样台制作简便快捷,使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载样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制备载样台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锚固件,3—耐火浇注体,4—试样槽,5—连接螺孔,6—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一,7—U形耐火浇注体模具二,8—连接孔,9—侧板,10—螺栓孔,11—连接板,12—底座,13—试样槽模具固定架放置槽,14—试样槽模具固定架,15—试样槽模具,16—浇注料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试验用二次解析炉的耐热载样台:其由底板1、焊接于底板1上的锚固件2,浇铸于底板1上的耐火浇注体3、耐火浇注体3上端面设置的试样槽4组成;在底板1上加工有连接螺孔5。
结合附图2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20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试纸条
- 下一篇:一种电容器外观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