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用电极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2882.0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0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沛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中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1/02 | 分类号: | C25B11/02;C25B1/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130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气体 发生 装置 用电 极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电解槽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用电极板。
背景技术:
氧气/氢气混合气体发生装置是通过电离分解水,从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装置,即在安装有正负电极的电解槽内,放入带有少量电解物质的水,通以直流电压,则在两极分别产生氧气和氢气,并在电解槽内混合后排放。
图1-1、图1-2为简略显示以往的氢氧混合气产生装置的图纸。
据图1-1所示,在放电解液的电解槽11里安装多数个电极板12,电极板12与电源相连,使电解液进行电解并产生氢氧混合气,从此产生的氢氧混合气排放到电解槽11之外,把这些排放到电解槽11之外的氢氧混合气捕集起来应用到各种领域上。这时,氢氧混合气中的一部分不排放到电解槽11之外,从氢氧混合气产生气泡,如此产生的气泡1容易附着在电极板12的表面上。
据图1-2所示,以前利用平板型态的电极板12对电解液进行电解,在氢氧混合气的产生过程产生的气泡1附着在电极板12的整个表面。
气泡1附着在电极板12表面,就会造成电极板12表面的电流 密度不均匀状态,造成电极板12一定程度地发生过电流及过电压,使电解液的温度急剧上升,影响电极板12的效率。随之带来一些问题。如电解液的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以上,造成电解液的电解效率下降,电解槽消耗电力上升,电解液的电解效率降低,导致氢氧混合气排放量减少,从而给氢氧混合气的捕集带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就是要解决以往方案带来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开口部的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用电极板。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用电极板,安装在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的电解槽内,其包括具有导电性能和耐化学性材料制作的板,于所述板上开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具有多角形断面,且开口部的棱角部呈弧形。
或者,一种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用电极板,安装在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的电解槽内,其包括具有导电性能和耐化学性材料制作的板,于所述板上开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由具有棱角部、呈三角形的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呈中心对称式排列而成,第一开口部与第二开口部之间间隔一条线段,即整个开口部呈四角形。
或者,一种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用电极板,安装在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的电解槽内,其包括具有导电性能和耐化学性材料制作的板,于所述板上开设有若干间隔排列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由 具有圆形断面的第一开口部、具有多角形断面和棱角部的第二开口部组成,且第二开口部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开口部之间的空间中。
上述的氢氧混合气体发生装置用电极板中,所述的若干个开口部呈数行数列的阵列式排列。
所述棱角部的曲率半径为1mm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氢氧混合气产生装置用电极板,虽然板的表面积缩小,但可以缩小气泡附着在板上的面积,以减少附着在板上的气泡量,增加电解液的分解效率,以节省电解槽的消耗电力。此外,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氢氧混合气产生用电极板,可以防止因电极板上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而导致电解液的分解效率低下。
附图说明:
图1-1、图1-2为现有的氢氧混合气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电极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电极板的示意图;
图4-1、图4-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电极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第1设施例子的氢氧混合气产生用电极板,是与电源相连对电解液进行电解而发生氢氧混合气的,包含板110和开口部120。
首先,说明发生氢氧混合气的电极板。电极板在放入电解液的 电解槽内布置,以多数个形成隔离,并与电源相连对电解液进行电解而发生氢氧混合气。
具体来讲,在放电解液的电解槽11里安装电极板,布置得隔离状态,使多数个阳电极板和阴电极板轮流接触。电极板与电源相连,使电解液的阳离子移至阴电极板,阴离子移至阳电极板,从而对电解液进行电解,并产生氢氧混合气,如此发生的氢氧混合气排放到电解槽之外。这时,氢氧混合气中的一部分无法排放出去而产生气泡,部分气泡附着在电极板的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中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中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2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印制版电镀导电铜瓦及密封结构
- 下一篇:微蚀液循环再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