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芯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3280.7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沈维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中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25/04 | 分类号: | B22D2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查鑫利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密铅蓄电池生产用的铜芯,具体涉及一种铜芯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证大密铅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铅零件端极柱的浇铸质量,铜芯需要进行预热。目前采用的铜芯预热方法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将铜芯放入铅液中加热,此方法首先是存在安全方面的隐患,其次是若加热过渡,会影响浇铸质量,再者铅液若不慎进入铜芯的螺纹中,会损坏铜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另一种是将铜芯放在铅炉旁加热,此方法操作不便,且易造成铜芯加热不足,使浇铸出来的铅零件铜芯松动。因此,急需提出一种新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铜芯预热自动化,温度可控化的铜芯预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芯预热装置,包括支架主体、传送机构、用于驱动该传送机构的动力机构和加热机构,动力机构固定在支架主体的底座上,传送机构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支架主体的支架杆上,传送机构上滑动设有多块用于放置铜芯的抽板,支架主体的其中一根支架杆上设有触发开关,加热机构固定在支架主体顶部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每个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和滚轮组,滚轮组的上滚轮和下滚轮分别固定在支架杆的两端,传送带套设于上滚轮和下滚轮上,传送带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卡槽,每块抽板滑动置于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卡槽内,触发开关固定在支架杆位于上滚轮下方的位置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铜芯预热装置能实现铜芯的自动化预热,且温度可控,极大地提高了大密铅蓄电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避免了安全方面事故的发生,适合在大密铅蓄电池生产领域的推广普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架主体,11、支架杆,2、动力机构,3、传送带,31、上滚轮,32、下滚轮,33、卡槽,4、抽板,5、触发开关,6、加热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铜芯预热装置,包括支架主体1、传送机构、用于驱动该传送机构的动力机构2、多块用于放置铜芯的抽板4和加热机构6,动力机构2固定在支架主体1的底座上,传送机构为两个,且对称固定在支架主体1的支架杆11上,每个传送机构包括传送带3和滚轮组,滚轮组的上滚轮31和下滚轮32分别固定在支架杆11的两端,传送带3套设于上滚轮31和下滚轮32上,传送带3的外表面设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卡槽33,每块抽板4滑动置于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卡槽33内,触发开关5固定在支架杆11位于上滚轮31下方的位置处,加热机构6固定在支架主体1顶部的内表面。
利用上述预热装置对铜芯进行预热时,先将铜芯置于各抽板4上,再将各抽板4滑入位于不同高度水平面上的两个卡槽33内;开启动力机构2,传送带3将抽板4传送至触发开关5,并将其顶住,此时,取出顶在触发开关5上的抽板4,触发开关5的触发按钮弹出,传送带将下一块抽板4往上传送,直到触发开关5再次被顶住,传送带3传送;开启加热机构6,对该块抽板4上放置的铜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可认为进行控制,以确保对铜芯的预热效果;预热完成后,从卡槽33中滑出该块抽板4,传送带继续将接下来的抽快4往上传送,如此循环,完成对置于各抽板4上的铜芯的预热。该装置能对铜芯进行很好的预热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大密铅蓄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铅零件端极柱的浇铸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中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中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3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用防滑结构
- 下一篇:副仪表板的吸收公差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