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生儿防偏头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4167.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2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峰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生儿 防偏头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枕头领域,主要用于0-3个月的新生儿防偏头。
背景技术
新生儿出生后,正常情况下其左右头颅应该是对称的,不会有“偏头”一说,但是这时新生儿头部比较软,骨骼发育很快,再加上颈部肌肉也未发育完全,如果两边受力长时不均就比较容易变形。引起婴儿偏头主要原因有:一,新生儿在胎中习惯朝着一个方向睡,出生后也就习惯于朝着一个方向,易形成偏头;二,妈妈习惯形成,经常采取同一个姿势,使新生儿侧身偏向自己一个方向睡,容易睡偏头;3,父母孕期营养不足和家族遗传因素而导致婴儿偏头。由于新生儿的头型在3个月后,头骨骨缝基本密合,头型就不大会改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简单方便,间距可调,拆洗方便,固定婴儿头部,两边受力均匀,有效解决防止新生儿侧偏,而使婴儿在前3个月内度过危险期,养成良好睡姿,使头部发育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生儿防偏头枕,包括枕头主体,所述枕头主体包括第一挡枕、第二桥枕、第三挡枕和第四拉带、第五穿带、第六穿带;
在第一挡枕下面设置第五穿带,第五穿带和第一挡枕之间留下穿带口;
在第三挡枕下面设置第六穿带,在第六穿带和第三挡枕之间也留下穿带口;
第二桥枕左端和第一挡枕左端连为一体,连接处为第十连接处,第四拉带右端和第六穿带右端固定连接为一体,连接处为第九连接处;
所述第二桥枕先穿过第一挡枕下面的穿带口,然后再穿过第三挡枕下的穿带口,再使第四拉带左端穿过第二枕桥第一挡枕下的穿带口,从而使得分别抽动第二桥枕的右端和第四拉带左端,所述第一挡枕和第三挡枕能够在第二桥枕同一高度上相互水平移动,这样分别抽动第二桥枕右端和第四拉带左端,使2个挡枕在第二桥枕同高度上相互移动,稍大于新生儿头型宽度,从而使新生儿头部两侧受力均匀,达到防偏头之目的。
所述第一挡枕和第三挡枕的间距是通过第二桥枕和第四拉带调节。
所述第一挡枕、第二桥枕和第三挡枕分别内置枕芯,所述第一挡枕、第二桥枕和第三挡枕三个枕套分别设置拉链;所述枕芯也分别设置拉链,方便换洗和置换填充物。
所述第一挡枕和第三挡枕分别置于第二桥枕上,保持水平。
所述第二桥枕左端和第一挡枕左端连接,连接处为第十连接处;第四拉带右端和第六穿带右侧连接,连接处为第九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用两手分别拉第四拉带左端和第二桥枕右端就可以调节2个挡枕之间距离使得第二桥枕适合新生儿头颅宽度,使新生儿头部两侧受力均匀,已达到新生儿正确的睡眠姿势,保持头颅水平位置,有效防止偏头产生。挡枕和桥枕都可以拉开拉链,取出枕芯,方便换洗,枕芯也设置拉链,方便置换填充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挡枕;2-第二桥枕;3-第三挡枕;4-第四拉带;5-第五穿带;6-第六穿带;7-拉链;8-枕头主体;9-第九连接处;10-第十连接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和具体的阐述。
实施例1
新生儿防偏头枕,包括枕头主体8,
所述枕头主体8包括第一挡枕1、第二桥枕2、第三挡枕3、第四拉带4、第五穿带5和第六穿带6;
在第一挡枕1下面设置第五穿带5,第五穿带5和第一挡枕1之间留下穿带口;
在第三挡枕3下面设置第六穿带6,在第六穿带6和第三挡枕3之间也留下穿带口;
第二桥枕2左端和第一挡枕1左端连为一体,连接处为第十连接处10,第四拉带4右端和第六穿带6右端固定连接为一体,连接处为第九连接处9;
所述第二桥枕2先穿过第一挡枕1下面的穿带口,然后再穿过第三挡枕3下的穿带口,再使第四拉带4左端穿过第二桥枕2和第一挡枕1共同下的穿带口,从而使得分别抽动第二桥枕2的右端和第四拉带4左端,所述第一挡枕1和第三挡枕3能够在第二桥枕2同一高度上相互水平移动。
所述第一挡枕1和第三挡枕3的间距通过第二桥枕2和第四拉带4调节。
所述第一挡枕1、第二桥枕2和第三挡枕3分别内置枕芯,所述第一挡枕1、第二桥枕2和第三挡枕3三个枕套分别设置拉链7;所述枕芯也分别设置拉链7。
所述第一挡枕1和第三挡枕3分别置于第二桥枕2上,保持水平。
所述第二桥枕2左端和第一挡枕1左端连接,连接处为第十连接处10;第四拉带4右端和第六穿带6右侧连接,连接处为第九连接处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峰,未经李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4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