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海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4769.6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78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先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8/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海漫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建筑物消能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泄水建筑物下游,由于水流经消力池下泄后余能仍较大,且水流扩散度不够、流速分布不均匀,会对河床造成严重冲刷现象。为进一步消除水流的余能,更好地均匀扩散水流、调整流速分布和保护河床不受冲刷,一般采取在消力池下游浇筑大体积混凝土以形成海漫结构,目前国内水电工程如藏木水电站、沙沱水电站等工程中消力池下游的海漫结构通常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形成,由于采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式,需将消力池下游河床部位覆盖层清除干净,且海漫结构体型庞大,其基础开挖工程量和混凝土浇筑量大,施工工期长、施工技术难度大,且工程投资大。因此,现有的海漫结构还是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海漫结构,不仅能够保证海漫结构的消能功效,且能够较好地均匀扩散水流和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确保工程安全运行,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的海漫结构,它是在泄水建筑物的消力池下游尾端沿水流方向相继设有混凝土网格梁和铅丝笼,铅丝笼设于混凝土网格梁的下游尾端,并通过成排布置的锚筋与混凝土网格梁下游尾端的最后一根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海漫结构为永久水工建筑物结构,混凝土网格梁为井字形布置。混凝土网格梁结构断面尺寸一般为25~40cm;网格尺寸由水流流速而定,一般不超过2.0m,亦不能小于0.5m。铅丝笼在混凝土网格梁的尾端形成凸起结构,其顶部比混凝土网格梁顶部高出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混凝土网格梁和铅丝笼作为海漫结构,不仅能够消除水流余能,且能较好地均匀扩散水流和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确保工程安全运行。海漫运行期间混凝土网格梁能够消除水流余能和均匀扩散水流,在铅丝笼的作用下形成一定水垫,水流经铅丝笼溢出后调整了水流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确保工程安全运行;通过在混凝土网格梁和铅丝笼之间设置锚筋,使得二者连接牢固,确保海漫结构正常运行。通过采用混凝土网格梁和铅丝笼的海漫结构不仅简化了施工工序,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同时加快了海漫结构施工进度,永久建筑物的功能得到正常发挥和安全运行,具有施工快捷、技术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网格梁,2-铅丝笼,3-锚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的海漫结构,它包括混凝土网格梁1和位于混凝土网格梁1尾端的铅丝笼2,它还包括设置于混凝土网格梁1和铅丝笼2之间的锚筋3,混凝土网格梁1结构断面尺寸一般为25~40cm;网格尺寸一般不超过2.0m,亦不能小于0.5m。混凝土网格梁1和铅丝笼2为永久水工建筑物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通过混凝土网格梁1的井字形格栅梁结构能够消除水流余能和均匀扩散水流,在铅丝笼2的作用下形成一定水垫,水流经铅丝笼2溢出后调整了水流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确保工程安全运行。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快捷、经济可行,同时由于采取设置锚筋3,使得混凝土网格梁1和铅丝笼2连接牢固,确保海漫结构正常运行。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4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盘管或直管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路面冰雪清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