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沉浸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4900.9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8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江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胜坤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1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沉浸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沉浸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但是通常存在两种流体的热量不能均衡传递的情况,其中一种流体相对于另一种流体热量高,但是热量高的那种流体不能充分在壳体内扩散开来。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交换充分的改进的沉浸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改进的沉浸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有流体A进口和流体B进口,所述壳体底部开有流体A出口,所述壳体侧面上部开有流体B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上端与流体A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下端与流体A出口连通,所述壳体内中部设有旋流均布结构,所述壳体中部外凸形成旋流节。
所述旋流均布结构包括不锈钢筒节和传动机构,所述不锈钢筒节内焊接有滤板,所述滤板与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不锈钢筒节壁上均布有多个流通孔。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滤板连接的拉杆、齿轮和与齿轮配合的齿轮副和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轴端安装有齿轮副,所述齿轮副与齿轮啮合,所述齿轮安装于拉杆的端部,所述拉杆与滤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开启电动机,电动机转动,带动齿轮组啮合,拉杆随之转动,拉杆的转动带动不锈钢筒节在壳体内旋转,使得流体B从上口进入壳体,能够得到最大的均布扩散,从而与换热管内的流体A的热量得到交换,换热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流均布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流体A进口,3、流体A出口,4、流体B进口,5、流体B出口,6、换热管,7、旋流均布结构,71、不锈钢筒节,711、流通孔,72、滤板,73、拉杆,74、齿轮,75、齿轮副,76、电动机,8、旋流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沉浸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开有流体A进口2和流体B进口4,壳体1底部开有流体A出口3,壳体1侧面上部开有流体B出口5,壳体1内设有换热管6,换热管6的上端与流体A进口2连通,换热管6的下端与流体A出口3连通,壳体1内中部设有旋流均布结构7,壳体1中部外凸形成旋流节8。使流体B在旋流节8中旋流上返,再从流体B出口5出去。
图2所示,旋流均布结构7包括不锈钢筒节71和传动机构,不锈钢筒节71内焊接有滤板72,不锈钢筒节壁71上均布有多个流通孔711,流体B可以在不锈钢筒节71内进进出出,滤板72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包括与滤板72连接的拉杆73、齿轮74和与齿轮74配合的齿轮副75和电动机76,电动机76轴端安装有齿轮副75,齿轮副75与齿轮74啮合,齿轮74安装于拉杆73的端部,拉杆73与滤板72连接。
当电动机76开启时,电动机76转动,带动齿轮组啮合,拉杆73随之转动,拉杆73的转动带动不锈钢筒节71在壳体1内旋转,使得流体B从上口进入壳体1,能够得到最大的均布扩散,从而与换热管6内的流体A的热量得到交换,换热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胜坤,未经江胜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49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铸钮扣毛坯自动分料回料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输坯辊道的分段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