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下钻动能回收及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6575.X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5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周秋沙;任连城;魏昌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周秋沙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 钻机 动能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石油钻机下钻动能回收及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石油钻机用来完成钻井作业,井深可达数千米,甚至上万米。在钻井过程中,要利用钻具将地面的能量传递到连接在钻具底部的钻头上,完成破碎岩石的工作。井有多深,钻具就有多长。钻具通常是由高强度的钢质管材制造,因而具有很大的重量,钻具越长,重量就越大。一口井通常不可能一次钻成,正常情况下,要经历多次下套管固井作业,每次下套管固井作业前,都必须将钻具从井内提起。固井完成后,再将钻具下入井内,继续钻进。若遇到意外事故,将钻具从井内提起、放下的次数还会增加。
将钻具从井内提起,靠的是石油钻机的起升系统,起升系统由绞车、井架、天车、游车、钢丝绳、大钩等组成。钻机绞车缠绕钢丝绳,通过由天车、游车、钢丝绳组成的游动系统带动大钩上行,将钻具一柱一柱(一柱钻具大约27米)地提起,这一过程称之为“起钻”。在起钻过程中,绞车消耗了巨大的能量。
当固井完成,需要继续钻进时,又要利用绞车将钻具一柱一柱地放入井内,这一过程称之为“下钻”。在下钻过程中,由于钻具的巨大重量,绞车不但不需要动力,反而要借助于刹车装置来制动,以保证钻具下放的速度在安全范围内。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出,在“起钻”过程中,绞车消耗了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转化为钻具的势能。在“下钻”过程中,钻具从地上下入井内,钻具的势能转化为动能,这些动能不但不能有效回收,而且还要利用专门的制动装置去消耗,最终将其转化为热能。这些热能会导致温度升高,造成设备的损伤,因而还必须用冷却系统去散热,增加了额外的能量消耗。目前,最常用的制动装置由“辅助刹车”和“主刹车”组成。最常用的辅助刹车是“电磁涡流刹车”或“能耗制动装置”,辅助刹车的作用是减缓钻具的下放速度,使其处于安全范围内;主刹车的作用是使钻具能够停止运动。它们在工作时都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尤其是“辅助刹车”。
对于石油钻机下钻动能的回收利用,人们曾经想出很多方法,但最终因回收的能量在石油钻机上无法存储及有效利用,以至于至今也没有在石油钻机上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钻机下钻动能回收及利用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充分回收利用了石油钻机下钻时产生的动能,为钻机气控制系统、气动辅助系统提供气压能,使得钻机的运行成本大幅降低,填补了钻机下钻动能回收及利用领域的空白,由此一来,石油钻机原来必须配备的“电磁涡流刹车”或“能耗制动装置”可以去掉,本实用新型可大范围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石油钻机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油钻机下钻动能回收及利用装置,钻头与钻具固定连接,钻机绞车滚筒通过钢丝绳连接天车和游车,游车下方悬挂大钩,大钩通过吊环、吊卡悬持钻具,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在钻机绞车滚筒轴端,通过离合器连接有一齿轮增速箱,齿轮增速箱通过联轴器连接一台压缩机,压缩机的排气口经可调节流阀与高压储气罐相通,压缩机排出的气体储存在高压储气罐内,高压储气罐经过调压阀、单向阀与石油钻机气源装置的电动压缩机相并联,高压储气罐内的压缩空气经调压阀适当降压后,经钻机原配的空气净化系统净化处理后存储在钻机原配的低压储气罐内,为钻机的气压控制系统、气动辅助系统提供气源。低压储气罐上设置有压力继电器,用以控制钻机原配电动压缩机的启、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充分回收及利用了石油钻机下钻时产生的动能,并将其转化为气压能,为钻机气控制系统、气动辅助系统提供气源,使得钻机的运行成本大幅降低,填补了钻机下钻动能回收及利用领域的空白。在压缩机的排气口安装的可调节流阀,作为压缩机的加载装置。通过对压缩机的加载,可以对钻机绞车的滚筒施加阻力矩,阻止滚筒的旋转速度,从而阻止钻具的下放速度。由此一来,省去了石油钻机原来必须配备的“电磁涡流刹车”或“能耗制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可大范围应用于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石油钻机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油钻机下钻动能回收及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周秋沙,未经重庆科技学院;周秋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65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贴条机的边框架定位结构
- 下一篇:一种表面可打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