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6931.8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5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娟;高杨;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杜小可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胸腔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
背景技术
胸腔穿刺是临床一种常见的诊疗技术,常用于检查胸膜腔积液的性质和抽液、抽气减轻压迫症状及胸腔内给药。目前胸腔穿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胸腔积液量上的患者行穿刺后并发气胸的发生率始终很高。使用胸腔穿刺针抽取胸水或者胸腔内积气时,可能导致抽出不完全,或者病人需要多次进行抽吸,就需要重新再次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应用有效和安全的改进的胸腔穿刺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包括钢针,钢针的针头端和后端均为直线型,钢针的中部为光滑弧形,钢针设置于外套管内,钢针的针头端穿出外套管的前端,钢针的后端与针座连接;外套管的后端位于牵引套管内,并与设置于牵引套管内的套管座连接;针座与牵引套管活动连接;牵引套管的侧壁连接有软管,软管的另一端与三通连接,三通的第二个端口连接有肝素帽,三通的第三个端口连接有盖帽。
进一步地,该针座上设有方便拔出的翼。
进一步地,该软管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卡扣。
进一步地,该钢针的长度为5cm~10cm。
进一步地,该外套管的直径为1.5mm~2mm。
进一步地,该钢针的针头端穿出外套管的前端2mm~4mm。
进一步地,该钢针的针头端和后端直线部分相交的角α的角度值为120°~140°。
进一步地,该外套管的材质为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钢针设计为光滑弯曲弧形,且钢针的两端为直线型,弯曲弧度克服了穿刺点肌肉和皮肤的阻力作用直接垂直到达壁层胸膜,在钢针引导下进入胸腔后,拔出钢针,留置在胸腔内为一塑料外套管,无刺激,对脏器损伤小即使患者咳嗽、体位改变也无妨,同时也不限制患者呼吸。该改进的胸腔穿刺针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应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的钢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包括钢针2,钢针2的针头端和后端均为直线型,钢针2的中部为光滑弧形,钢针2设置于外套管1内,钢针2的针头端穿出外套管1的前端,钢针2的后端与针座5连接;外套管1的后端位于牵引套管4内,并与设置于牵引套管4内的套管座3连接;针座5与牵引套管4活动连接;牵引套管4的侧壁连接有软管6,软管6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卡扣7,软管6的另一端与三通8连接,三通8的第二个端口连接有肝素帽10,三通8的第三个端口连接有盖帽9。软管6的长度为10cm,以方便使用过程中将其捆扎固定。针座5上设有方便拔出的翼11。钢针2的长度为10cm。外套管1的直径为2mm。如图2所示,钢针2的针头端和后端直线部分连线相交的角α的角度值为120°,就保证了进针的时候不是垂直进入钢针2的针头端穿出外套管1的前端2mm。外套管1的材质为聚乙烯。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包括钢针2,钢针2的针头端和后端均为直线型,钢针2的中部为光滑弧形,钢针2设置于外套管1内,钢针2的针头端穿出外套管1的前端,钢针2的后端与针座5连接;外套管1的后端位于牵引套管4内,并与设置于牵引套管4内的套管座3连接;针座5与牵引套管4活动连接;针座5上设有方便拔出的翼11。牵引套管4的侧壁连接有软管6,软管6的另一端与三通8连接,三通8的第二个端口连接有肝素帽10,三通8的第三个端口连接有盖帽9。软管6的长度为15cm,以方便使用过程中将其捆扎固定。钢针2的长度为5cm。外套管1的直径为1.5mm。如图2所示,钢针2的针头端和后端直线部分连线相交的角α的角度值为140°。钢针2的针头端穿出外套管1的前端4mm。软管6上设置有控制流量的卡扣7。外套管1的材质为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胸腔穿刺针,钢针2中部的形状为光滑弧形,其弯曲弧度克服了穿刺点肌肉和皮肤的阻力作用直接垂直到达壁层胸膜,在钢针2引导下进入胸腔后,拔出钢针2,留置在胸腔内为外套管1,无刺激,对脏器损伤小即使患者咳嗽、体位改变也无妨,同时也不限制患者呼吸。钢针2可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的长度。
同时,在穿刺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患者进行药物输入,可以用外注射器从三通8的端口注射;当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多次抽液时,可将该改进的胸腔穿刺针留在患者身体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6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