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平衡往复泵函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6937.5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25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珉;朱文琪;胡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F04B53/00 | 分类号: | F04B5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平衡 往复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平衡往复泵函体,属石油机械装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对于高进高出往复泵,在运行过程中,液力端压力反作用于柱塞,引起动力端存在反向角,使曲柄与连杆瓦部分部位始终得不到润滑,造成烧瓦事故。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普遍采用了以平衡管技术为核心的液力平衡往复泵,部分解决了反向角问题,但同时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增加了两个漏失点,特别是时间久了,常出现平衡管腐蚀,高压刺水情况而造成人身安全事故;二是函体结构增加了一组盘根,存在两组盘根,增加了柱塞的摩擦阻力,增加了运行能耗,同时在每次维护时都要增加一组盘根的更换成本和工作量;三是函体主盘根发生漏水时不易及时发现,导致泵压内泄,泵效降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平衡往复泵函体,既能消除动力端反向角问题,又能避免使用平衡管技术的液力平衡往复泵容易泄露导致泵效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调节螺母、组合压套、压紧螺母、主函体、柱塞、盘根组成。调节螺母与组合压套螺纹连接,压紧螺母与主函体螺纹连接,并与组合压套间隙配合,其右端面位于组合压套中部台肩上;组合压套中心通孔的两端分别安装弹簧座,其中右端弹簧座位于柱塞中部台肩上;弹簧装设在组合压套中心通孔内的两个弹簧座之间。
所述组合压套与主函体间隙配合,在组合压套与主函体之间的结合面上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简化了平衡往复泵的结构,取消了平衡管液力平衡技术,避免了由其引起的安全隐患和内漏不易发现所造成的泵效降低等问题。
2、设计由可调节的弹簧力,抵消泵进口高压水对柱塞的反作用力,有效解决了动力端反向角润滑不良问题,同时减少了一组盘根密封,降低了维修工作量和维护成本,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调节螺母,2-组合压套,3-压紧螺母,4-主函体,5-密封圈,6a-弹簧座,6b-弹簧座,7-弹簧,8-柱塞,9-盘根,10-缸体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调节螺母1、组合压套2、压紧螺母3、主函体4、柱塞8、盘根9组成,调节螺母1与组合压套2螺纹连接,压紧螺母3与主函体4螺纹连接,并与组合压套2间隙配合,其右端面位于组合压套2中部台肩上;组合压套2中心通孔的两端分别安装弹簧座6a和弹簧座6b,弹簧座6b位于柱塞8中部台肩上;弹簧7装设在组合压套2中心通孔内的弹簧座6a和弹簧座6b之间。
组合压套2与主函体4间隙配合,在组合压套2与主函体4之间的结合面上安装有密封圈5。
在泵的运行过程中,柱塞8在后退行程,泵的进水阀打开,高压来水进入缸体内腔10,给柱塞8施加后推力,而弹簧7作用在柱塞8上的弹力与该推力方向相反,通过调节螺母1调节弹簧力的大小,可有效抵消该推力,从而避免了高压来水作用于柱塞8上引起的动力端反向角问题。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平衡往复泵的结构,取消了平衡管液力平衡技术,避免了由其引起的安全隐患和内漏不易发现所造成的泵效降低问题。设计由调节螺母可调节的弹簧力,抵消泵进口高压水对柱塞的反作用力,有效解决了动力端反向角润滑不良问题。同时由于减少了一组盘根密封,降低了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提高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培训中心,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6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