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流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7074.3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00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石秉钧;王慧远;张俊奇;王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坤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连续铸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立式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锭技术领域,具体为多根铸锭时使用的一种分流盘。
背景技术
铸锭就是将经检验合格的铝熔体在690℃~720℃时(根据合金品种而定),通过转注工具,浇注到带有水冷却设施的结晶器(模具)中,使熔体在重力下充型、冷却、凝固成具有铸模型腔状铝锭坯的工艺过程,即熔体金属连续地通过结晶器,实现凝固结晶并成型的锭坯生产工艺。工程上把这种铸锭方式简称DC法,即直接水冷铸锭法。因受铸锭设备空间尺寸的限制,每一铸次的铸坯长度都不能超出设备允许的范围,因此这种方法只能是半连续的。
半连续铸锭时,金属熔体被均匀地导入外壁用水冷却的结晶器中,在结晶器壁和结晶器底座的共同作用下迅速凝固结晶,并形成一个较坚固的凝固壳。待结晶器中金属熔体的水平液面达到一定高度时,铸锭机的牵引机构就带动底座和已凝固在底座上的凝固壳一起以一定速度连续、均匀地向下移动。脱离开结晶器的已凝固成铸坯的部分立即受到来自结晶器下缘处的二次冷却水的直接冷却,锭坯的结晶层也随之连续地向中心区域推进并完全凝固结晶。待铸坯长度达到规定尺寸后,停止铸锭,卸下铸坯,铸锭机底座回到原始位置,即完成一个铸次。
半连续铸锭法按铸坯运行方式可分为立式或水平式两种。立式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锭,1933年由法国人研制成功。至今已成为铜、铝、镁、锌及其合金锭坯广泛采用的生产方法。
不论立式还是水平式半连续铸锭法为实现连续、稳定地凝固结晶过程,单位时间内熔体带入结晶器中的总热量必须与通过结晶器、冷却水等冷却渠道向空间散失的热量保持平衡,否则,正常的工艺过程将遭到破坏。半连续铸锭的工艺特点是:铸锭过程中浇注系统与结晶间的合理配置,减少了金属液体的飞溅和扰动,防止了氧化膜和夹渣等有害物质的混入;可连续、稳定地将熔体金属注入结晶器中,因此可以采用较低的浇注温度进行铸锭,这有利于消除铸锭的气孔和疏松缺陷;以水为冷却介质,铸锭的凝固结晶是在极强的过冷条件下完成的,铸锭结晶组织致密,又因结晶始终保持顺序结晶,有明显的方向性,这有利于清除缩孔和裂纹缺陷;铸锭的长度较长,可根据加工车间工艺要求进行合理切断,这可减少切头、切尾的损失;同生铁模铸锭法比劳动条件好。
目前,立式直接水冷半连续铸锭均为单根铸锭,立式直接水冷半连续单根铸锭的缺点如下:
1、质量较差:因结晶器内冷凝外壳的收缩而形成气隙,在铸锭的表面产生严重的偏析廇,甚至出现表面拉裂、拉漏现象,由于液面控制的不稳定而产生冷隔和夹渣缺陷。
2、工作效率较低:因每次只能铸锭一根6米长的铸锭,以90mm的镁合金铸棒来测算,铸锭一吨产品共需22小时。
3、生产成本较高:22小时的熔铸时间,需要使熔体一直处于加热和保温状态,铸锭设备一直处于开机运行状态。人力、电力、物力都处于大量的消耗之中。
4、难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作业:因在极窄小的结晶器型腔中进行操作,没有足够的工作空间,所以不能安装自动控制液面装置,只能依赖有经验的工人进行作业。
目前国内也有企业进行半连续多根铸锭的生产方式,即若同时生产2根,则由2个人各自同时控制其中的1根;若同时生产4根,则由4个人各自同时控制其中的1根进行人海操作,若再增加根数,却因没有多人站立的位置而没法实现。此外,由于因熔体(例如镁及镁合金)在空气中极易氧化燃烧,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实现立式直接水冷半连续同时铸造4根以上镁合金铸锭的工业生产系统。
若同时实现多根铸造,必须将流入结晶器中的熔体进行分流。如何平稳均匀分配流向结晶器中的熔体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流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多根铸造时无法平稳均匀分配流向结晶器中的熔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流盘,所述分流盘与铸造平台中的结晶器相连用于将用于铸锭的熔体分流至所述结晶器的各铸锭型腔;所述分流盘包括:用于盛装熔体的集液包;与所述集液包相通用于将所述集液包内熔体分流至所述结晶器的各铸锭型腔的多个分流嘴。
优选地,所述分流嘴置于所述集液包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分流嘴的数量与所述结晶器的各铸锭型腔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分流嘴包括一个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侧板。
优选地,所述集液包为碗状。
优选地,所述分流嘴与所述集液包相通的通口为方形通口。
优选地,所述分流盘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集液包的顶端的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坤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坤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坤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70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尘器排灰装置
- 下一篇:耐高温陶瓷多管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