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挤压组合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7949.X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8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陈伟;章国伟;翟景;马力;郭安振;辛海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挤压 组合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挤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板材的非对称挤压组合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厚板主要采用铸锭热轧法生产,轧制一般在热轧生产线上由热粗轧机完成,也可在热轧生产线上设置专门的兼用的中轧机,也可在热轧生产线上完成。对于薄的中板还需要进行冷轧,以获得所需要的性能与表面质量。轧制工艺制备的板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各向异性明显。
与轧制工艺相比,原始合金在三向压应力的作用下的挤压工艺,金属合金变形更加均匀,表现为微观变形组织晶粒尺寸大小分布均匀。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对称挤压模具挤压成形板材,但是随着挤压板材的宽厚比增大,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原始合金锭心部金属流动较快,金属流动不均匀,致使挤压成形的板材中心部分微观组织较边缘部分的微观组织粗大。同时,由于对称挤压模具进行挤压时无法消除挤压缩尾,致使成形板材内部出现分层,影响板材力学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材料利用率。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1010618156.8的中国专利《一种镁合金薄板带坯挤压模具》,包括模体,所述模体内设置有储料腔和与储料腔连通的挤出通道,挤出通道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挤出通道的厚度方向的两壁与储料腔的两条相交线沿挤出方向相互错开,使用时,进入挤出通道的镁合金由于上部与下部挤压不一致,形成速度差,产生剪切,会使基面发生倾斜,基面织构减弱,有利于板带坯的后续加工,更有利于提高板材的冲压性能。另外,将储料腔与挤出通道之间平滑过渡,不会形成死角而造成原料留滞,原料通过顺利,且易于清理,原料经过渡通道平稳地进入挤出通道,对其流动影响也很小。它是带坯挤压模具,也是对称挤压的。因此如何消除金属流动不均匀和挤压分层对挤压板材内部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是制约挤压工艺制备高性能板材的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用于板材的非对称挤压组合模具,有效消除金属流动不均匀,通过增大金属流动流程消除无挤压缩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对称挤压组合模具,包括挤压凸模、挤压凹模和盛锭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凹模的凹腔内设置有若干垫块,垫块之间成型供金属流入的非对称挤压型腔,非对称挤压型腔的后端与挤压凹模的金属流动出口相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垫块为三个,其中第一垫块和第三垫块分别设置在凹腔的底部,第二垫块与第一垫块、第三垫块对合设置,第二垫块上开设有供金属流入的非对称型腔开口,第二垫块与第一垫块、第三垫块之间形成与第二垫块的非对称型腔开口以及金属流动出口相通的截面呈大体Z形的非对称挤压型腔,非对称挤压型腔截面厚度是逐渐收缩变小,直至金属流动出口,在转弯处需要光滑过渡。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垫块和第三垫块的厚度相同,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凹腔底部的左右两侧,第二垫块对合设置在第一垫块和第三垫块的上方,第二垫块通过螺栓与挤压凹模的侧部相固定,非对称挤压型腔开口的截面呈V形,开设在第二垫块的一侧,第二垫块的上端面呈向非对称挤压型腔开口倾斜的斜面。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垫块的厚度小于第一垫块和第三垫块.
再改进,所述非对称挤压型腔开口的宽度大于非对称挤压型腔的宽度,非对称挤压型腔的宽度与金属流动出口的宽度一致。
再改进,所述金属流动出口设置在挤压凹模的底部中间位置,在金属流动出口的两侧设有第一定位销与第二定位销,其中第一定位销穿过挤压凹模的底部、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定位连接,第二定位销穿过挤压凹模的底部与第三垫块定位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挤压凹模内设置三个垫块,垫块之间形成非对称挤压型腔,通过非对称挤压型腔率先实现了金属非对称挤压预分流,有效消除了对称挤压引起的挤压缩尾,而且通过增大制品挤压成形前的金属流动流程,有效消除了对称挤压引进的金属流动变形不均匀,改善了成形板材的内部组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便捷,不仅用于金属板材挤压,亦可用于高性能棒材和其它异性实心制件挤压成形,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三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第一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图1中挤压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未经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7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形特种钢钢丝钢带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地埋式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