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油井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8463.8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2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浦;胡春梅;朱文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培训中心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油 井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井口装置,属油田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使用的采油井口装置中,通常利用法兰盘顶丝固定油管悬挂器的锥面以防止由于井筒压力上升引起的油管柱向上蠕动,避免油管悬挂器的密封失效。但法兰盘顶丝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受到井下的油、水及矿物质的侵蚀而生锈、结垢,造成法兰盘顶丝螺纹孔或顶丝螺纹损坏,无法正常使用,达不到有效固定油管悬挂器的作用,导致油管悬挂器密封失效,造成油套连通、油水井无法正常生产,必须上作业更换悬挂器密封圈,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工人劳动强度。
另外,在进行不压井作业施工时,现有结构的油管悬挂器在通过环形防喷器的密封胶芯时,容易损坏密封胶芯,导致井口密封失效,达不到防喷的目的。由于需经常更换防喷器密封胶芯,作业成本增高,制约了带压作业技术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油管悬挂器密封易失效缺陷,提供一种采油井口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油井口装置,由上法兰、油管悬挂器、连接法兰组成,其特征是:上法兰下部开有与其中心通孔同心的沉孔;油管悬挂器安装在连接法兰锥形通孔内,在油管悬挂器上部设有与上法兰下部的沉孔间隙配合的圆柱形凸台。所述的油管悬挂器上部的圆柱形凸台上套装有环形密封圈,油管悬挂器下部设有锥形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解决由于法兰盘顶丝损坏不能有效固定油管悬挂器导致油管柱向上蠕动而引起油管悬挂器密封失效的问题,又能避免在不压井作业过程中损坏环形防喷器密封胶芯,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推动带压作业技术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上法兰1、油管悬挂器2、连接法兰3组成。上法兰1下部开有与其中心通孔同心的沉孔1-1;油管悬挂器2安装在连接法兰3锥形通孔3-1内;在油管悬挂器2上部设有与上法兰1下部的沉孔1-1间隙配合的圆柱形凸台2-2;油管悬挂器2的上端和下端设有内螺纹,分别与油管柱6连接;上法兰1、连接法兰3及套管四通4通过联结螺栓5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油管悬挂器2上部的圆柱形凸台上套装有环形密封圈2-1。
所述的油管悬挂器2下部设有锥形倒角2-4。
本实用新型在油管悬挂器的上部设有与上法兰下部沉孔1-1间隙配合的圆柱凸台2-2,凸台上套装有环形密封圈2-1,主要用于在去除法兰盘顶丝及油管悬挂器锥面密封2-3失效情况下,即能防止由于井筒压力上升引起的油管柱向上蠕动,又能有效密封油套环空。
在油管悬挂器2下部设有锥形倒角2-4,可避免在不压井作业过程中损坏环形防喷器密封胶芯,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降低了作业成本,提高了作业时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培训中心,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培训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8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口盘根盒
- 下一篇:一种矿用钻杆防腐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