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阻抗汽车空调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9117.1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2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平;林小凯;林瑜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31/06;H01R13/02;H01R4/18;H01B7/00;H0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陈贞健 |
地址: | 20141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抗 汽车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线束。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线束是用于给安置于汽车上的空调供电及传输控制信号的一种专用线束。传统汽车空调线束的两端和与其连接的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较为松散,无法达到密实效果,因此接线端子处的阻抗较大。而汽车空调线束由于安装空间较狭窄,线束的线径一般都较小,如果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接线端子处的阻抗,无疑会使空调工作时的整体损耗上升,不仅使得汽车的耗电量上升,还会产生较多额外的热量。狭窄的安置空间不利于散热,使得线束的工作负荷加剧,不仅给空调设备和线束的使用寿命带来较大不良后果,也给汽车的整体运行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阻抗汽车空调线束,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低阻抗汽车空调线束,包括线束本体,所述线束本体包括呈束状排列的至少七根线芯和包裹其外的外护套层,所述线束本体的两端连接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本体的两端与所述接线端子连接处为致密线束端,所述致密线束端的单根线芯截面呈六边形,至少七根所述截面呈六边形的线芯呈束状排列后构成所述致密线束端,所述致密线束端与所述接线端子压接后构成一致密连接结构;
所述致密连接结构表现为至少七根呈六边形截面的相邻线芯之间呈束状排列时,任一线芯的六边形截面的任一边侧贴合于与其相邻的其他线芯的对应边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线束本体两端的致密线束端与接线端子压接后形成的致密连接结构,使得线芯之间的排列更紧密,减少了线芯之间的间隔空隙,既增加了线芯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电流传输能力,降低了阻抗,又减少了某些场合下需要充埋的填充层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精简了生产流程。
本实用新型中的致密线束端的线芯的截面呈六边形结构,六边形在平面内排列时的致密性要优于其他形状,不仅使得线芯之间的接触更密实,也使得压接后的接线端子与线束线芯之间有优良的接触性能,既降低了线束本身的阻抗,也降低了压接部位的阻抗。
所述线束本体的整体截面积为0.5mm2-6mm2,便于制造时的六边形结构的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功率。
所述线束本体的单线芯线径为0.17mm-0.21mm,优选单线芯线径为0.19mm。
所述接线端子采用铜制成的接线端子,优选采用H62铜、H65铜或者H70铜制成的接线端子。
所述线束本体外覆盖一阻燃聚氨酯材料制成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优选采用PE或者PVC制成。
所述保护套的厚度为0.3mm-0.5mm,优选厚度0.4mm。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线束的阻抗,提高了线束的电气性能,使得产品具有更大的使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低阻抗汽车空调线束,包括线束本体1,线束本体1包括呈束状排列的至少七根线芯和包裹其外的外护套层,线束本体的两端连接接线端子2,线束本体1的两端与接线端子2连接处为致密线束端3,致密线束端3的单根线芯截面呈六边形,至少七根截面呈六边形的线芯呈束状排列后构成致密线束端,致密线束端与接线端子压接后构成一致密连接结构4;线束本体1的整体截面积为0.5mm2-6mm2,便于制造时的六边形结构的成型,提高生产效率和成功率。线束本体1的单线芯线径为0.17mm-0.21mm。接线端子2采用铜制成,优选采用H62铜、H65铜或者H70铜作为制备材料。线束本体1外覆盖一阻燃聚氨酯材料制成的保护套,保护套优选采用PE或者PVC制成。保护套的厚度为0.3mm-0.5mm。致密连接结构4表现为至少七根呈六边形截面的相邻线芯之间呈束状排列时,任一线芯的六边形截面的任一边侧贴合于与其相邻的其他线芯的对应边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91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射频同轴电缆连接器
- 下一篇:高频插座连接器、高频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