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可调节车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89292.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7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韦柳铁;吴金丹;米永伟;端北平;付园园;宋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8 | 分类号: | B60Q1/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肖兴江 |
地址: | 21312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调节 车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车辆使用的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可调节车灯。
背景技术
井下车辆使用的车灯,车灯的装配原则为灯光照射高度低于人眼的高度,虽然,目前的车辆上车灯具有远近光进行调节,但是由于井下车辆使用的车灯,不像其他车辆考虑到外观结构,其基本可以通用于各种井下车辆,但是由于不同高度的车辆对车灯的安装角度不同,现有的车灯不具有调节机构,从而即便说是通用性,但在水平上下方向的光线照射角度仍不是很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井下可调节车灯,其可以根据需要自动对水平方向上车灯上下的照射角度进行调整,使其满足不同高度车辆的装配要求。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井下可调节车灯,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一对支座,设置于一对支座之间的车灯,所述车灯通过转轴设置于一对支座之间,其中一支座上设置有驱动转轴并带动车灯竖直方向上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于该支座上用于在转轴转动到位后限制继续转动的限位机构。
采用了上述方案,在将车灯装配到不同高度的车辆上时,将一对支座装配于车体上,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对驱动转轴及其车灯转动到需要的安装角度,使其符合水平面的上下装配角度要求,在车灯转动到位后,由限位机构对车灯的转动进行限位,这样保证车灯不在调整角度情况下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 单、设计合理,能够对车灯在水平面的上下照射角度进行自动调整,使其满足不同高度的车灯装配要求,通用性高,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车灯在水平面的上下角度自动调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支座上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在转轴上固定设置跟随转轴转动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并在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下,带动转轴及其车灯转动,从而实现车灯水平面角度的调整。
进一步地,为了在车灯角度调整后对车灯进行转动限位,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转轴上的限位盘,在支座上固定设置有处于限位盘外围的承载块,在该承载块上开设有装配通孔,以及设置于装配通孔中部分处于装配通孔外部的滚珠,在限位盘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与滚珠配合的限位凹槽,以及通过锁紧块锁紧于装配通孔中并顶住滚珠的弹性件。车灯转动调整时,滚珠压缩弹性件向内收缩,从一限位凹槽中滚动到另一限位凹槽中,在车灯转动到位后,滚珠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被顶紧在相应的限位凹槽中,从而实现限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机构与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2,井下可调节车灯,包括安装于车体上的一对支座1,一对支座之间形成装配空间,设置于一对支座之间装配空间中的车灯2,车灯通过转轴3设置于一对支座之间,转轴可以在支座上转动,其中一支座上设置有驱动转轴并带动车灯竖直方向上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支座上的电机4,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驱动齿轮5,该驱动齿轮可以设置成具有缺口6的 扇形结构,这样有效防止驱动齿轮的驱动车灯转动角度过大,而不利于车灯的照射角度,可以限制车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转动,因为驱动齿轮在转动到缺口与从动齿轮相对时,是没有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的,从而转轴及车灯是无法转动的;在转轴上固定设置跟随转轴转动的从动齿轮7,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
以及设置于该支座上用于在转轴转动到位后限制继续转动的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转轴上的限位盘8,在支座上固定设置有处于限位盘外围的承载块9,在该承载块上开设有装配通孔10,以及设置于装配通孔中部分处于装配通孔外部的滚珠11,在限位盘的外周面上间隔设置有与滚珠配合的限位凹槽12,以及通过锁紧块14锁紧于装配通孔中并顶住滚珠的弹性件13,限位凹槽可以采用弧形凹槽,弹性件可以采用弹簧或弹片等等。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变,故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联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892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灯装置
- 下一篇:带安全带的公交车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