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琴发音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0330.4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5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蒋元魁;蒋尉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元魁 |
主分类号: | G10D3/02 | 分类号: | G10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许春兰;高之波 |
地址: | 3410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琴 发音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琴发音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音柱、音梁是提琴的“心脏”,提琴的音柱可以起到支撑琴面板的作用,还可以传导琴码的振动并抑制狼音的产生。但是传统的音柱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琴面板的振动,当共鸣箱做得较薄时,因音柱抑制了琴面板的振动会导致提琴发音单薄,当共鸣箱做得较厚时,因音柱抑制了琴面板的振动,提琴发音小且沉闷。
专利号为03232429.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试音质提琴,在琴箱上设有一个窗口,窗口上覆盖设置有窗盖,提琴的内底板上设置有一纵向的导轨,导轨固定在提琴的内底板上,导轨上设置有共振簧片,提琴的内底板上的音柱上设置共振簧片。导轨、音柱上设置的共振簧片可以使得提琴拉出来的音乐更加响亮、更饱满,改善提琴音质。
但是,若将这种结构在现在的提琴上,就必须破坏琴体(在琴体上设置一个窗口),这样,不仅会影响提琴的外观,还会改变琴体内部的共鸣环境,影响提琴的音色。另外,上述的可调试音质提琴在音柱上设置共振簧片还存在以下缺陷:(1)音柱是最敏感的,音柱的上、中、下段加载东西(簧片),容易影响音质,如:出现卡喉或闷罐音效;(2)上述的可调试音质提琴是采用簧片来实现共振的,而簧片的振动是由气流的力和簧片的回弹力快速交替形成的,而在提琴的共鸣箱内没有气流,导致簧片基本不会与提琴面板发出的音频振波形成共振,很难提高提琴的音量或改变提琴的音质。
申请号为201010113399.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共振提琴,琴体上安装有若干具有各种固有频率能随琴弦的振动而共振发声的共振件,共振件安装在共振架上,共振架卡装在琴体内,共振架通过架槽和支柱卡装在低音梁与琴体背板壁之间,琴体壁上设有音柱孔,琴体壁上设有能开合的琴体门。演奏时,发声振动的琴弦将振动通过琴码传给琴体面板和音柱,面板通过低音梁将振动传给共振架,共振架将振动传给共振件,共振件中相应固有频率的共振件便随之发生共振产生悦耳的共鸣声,使提琴发出的声音饱满、圆润、柔美以及强有力的穿透力和余音绕梁的渲染力。
但是,若将这种结构在现在的提琴上,也必须破坏琴体(琴体壁上设有能开合的琴体门),这样,不仅会影响提琴的外观,还会改变琴体内部的共鸣环境,影响提琴的音色。同时,上述共振提琴中的共振架是通过架槽和支柱卡装在低音梁与琴体背板壁之间,使得支柱与音柱位置相似,能起到传递振动的作用,低音梁将振动传给共振架的同时也传给支柱,由于音柱和支柱都把振动传给琴体背板,这样的话,将会干扰音柱,严重影响提琴的音质,严重时,还会使得提琴失声(相当于支柱是一个止音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琴发音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提琴发音辅助装置,包括工字架和拉簧,工字架包括主杆、左横杆和右横杆,主杆一端与左横杆连接,另一端与右横杆连接,拉簧一端与左横杆连接,另一端与右横杆相连,拉簧分布在主杆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拉簧一端与左横杆相连,另一端与右横杆相连,拉簧处于拉伸状态时,主杆可以起到支撑左横杆和右横杆的作用,使拉簧不会因受到回复力的作用自动收回,拉伸状态的拉簧自身存在张力,可以与提琴的音频振波形成共振,使得提琴发出声音的音量变大,音色更加饱满、优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杆上设有插销(插销的长度约为3mm),插销与提琴的音柱上设有的销孔相匹配,主杆的宽度与提琴的音柱上设有的凹槽的宽度相匹配,主杆的厚度与提琴的音柱上设有的凹槽的深度度相匹配。由此,通过插销与销孔的配合可以使得主杆固定在提琴音柱的一端,并且,通过音柱上的凹槽与主杆宽度相配合,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提琴发音辅助装置与音柱紧密结合,也使得音柱与提琴面板紧密结合,保证了振动的传递,也保证的了提琴的音质。本实用新型的提琴发音辅助装置安装在音柱顶上,这是共振最敏感的部位,由于主杆与音柱互相匹配,使得提琴发音辅助装置不干扰音柱的振动传导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左横杆和右横杆上均设有通孔,拉簧的一端挂在与左横杆的通孔内,另一端挂右横杆的通孔内。由此,拉簧的一端可以固定在左横杆的通孔内,另一端也可以固定在的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拉簧有两个或四个。由此,不同数量的拉簧可以使主杆产生不同大小的张力,两个拉簧可以使得提琴发出的声音比较清脆,四个拉簧可以使得提琴发出的声音有立体感。不同的张力可以在不同的振动频率下与提琴的音频振波形成共振,进而使提琴发出声音的音量和音色不同,可以根据提琴的发音状况和个人的喜好来改变拉簧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元魁,未经蒋元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03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