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组织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0696.1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12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林海建;陈琦;夏仁培;尹高龙;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组织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中植物组织培养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组织培养中使用的容器。
背景技术
生物技术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魅力的科学领域之一,世界各国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以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食品短缺、疾病防治、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其中,农业是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挑战性的领域。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中,应用最多的生物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整个农业生物技术大厦的基石,植物组织培养已经广泛地运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如种苗的无性扩繁、脱毒苗的生产以及植物转基因技术中的受体培养等。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研究人员在无菌的培养瓶中完成植物幼体的培养和繁殖工作,实现植物苗的再生工作。在这过程中,设计到一种不可或缺的器皿即植物组织培养瓶。
目前使用的植物组织培养瓶的瓶体大都为圆柱体形状,且瓶盖与瓶体的瓶口通过螺纹连接,圆柱体形状的瓶体,口径过小,也不易进行操作,且对培养基的用量无法确定,存在随机性和浪费等现象;为了增加瓶体内的透气性,在瓶盖上开设有直径1cm左右的透气孔,用于培养植物时透气,供植物组织生长需要,但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容易通过透气孔进入瓶体内,且透气量过小;另,瓶盖与瓶体采用螺纹连接,使得有时很难打开,并且瓶盖开合(开,即打开:从瓶体上拔出瓶盖;合,即闭合:将瓶盖卡合瓶体上)过程过于复杂,因此无菌操作不方便,污染几率高;因此,目前使用的这种植物培养瓶使用不方便及比较落后,已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因此,亟需一种透气性好、不易污染且瓶盖开合方便且操作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性好、不易污染且瓶盖开合方便且操作简单的植物组织培养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植物组织培养瓶,包括瓶盖及呈透光结构的瓶体,其中,所述瓶体的上部呈圆柱结构,所述圆柱结构的上端开口形成瓶口,所述瓶体的下部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所述锥台结构的下端底部形成瓶底,所述瓶盖包括呈中通结构的盖体及透气膜,所述中通结构形成透气通道,所述透气膜内嵌于所述透气通道中,所述透气膜封住所述透气通道,所述盖体向其中央处向上延伸形成一手柄,所述盖体呈卡合的连接于所述瓶口内并封住所述瓶口,封住所述瓶口的所述盖体上的手柄伸出所述瓶口。
较佳地,所述瓶体的上部临近所述瓶口处具有一与所述盖体对应的凹槽,所述盖体伸入所述瓶口内并与所述凹槽卡合。
较佳地,所述凹槽环绕所述瓶体一周并呈水平状。
较佳地,所述瓶体具有向内凸伸形成的上凸圈及下凸圈,所述上凸圈位于所述瓶口与所述下凸圈之间,所述上凸圈与所述下凸圈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凹槽。
较佳地,所述上凸圈上开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凹槽连通的缺口,所述盖体上凸伸出与所述缺口对应的卡块。
较佳地,所述缺口呈对称的设置。
较佳地,所述透气膜为聚丙烯纤维膜。
较佳地,所述盖体为透光结构。
较佳地,所述盖体包括侧部及支撑部,所述侧部呈环状结构并形成所述透气通道,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侧部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透气膜位于所述支撑部的下方并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植物组织培养瓶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瓶体的上部呈圆柱结构,以及瓶体的下部呈上小下大的锥台结构,使得在培养基配制过程中,将培养基倒在锥台结构与圆柱结构接合处的高度处时,即可满足植物组织培养所需,当植株成苗叶片伸展时,上部圆柱结构的瓶体提供了足够的伸展空间和光照范围,确保植株的正常生长空间和环境;同时上部圆柱结构的瓶体具有较大的空间,对于剪刀、镊子等工具的操作更加方便;(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盖体呈中通结构,所述中通结构形成透气通道,透气膜内嵌于所述透气通道中,该透气通道中的透气膜提供了足够大的空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使得空气能通过透气膜进入到瓶体内,同时外界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大部分会被透气膜所阻挡,无法进入瓶体内,使得瓶体内环境不易污染,从而使瓶体内植株能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确保植株的正常生长;(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向其中央处向上延伸形成一手柄,且盖体呈卡合的连接于瓶口内并封住瓶口,操作人员通过抓持手柄能轻易的将盖体卡合于瓶口内或将盖体从瓶口内拔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瓶盖与瓶体通过螺纹连接所带来的技术问题,使得本实用新型不易污染,同时瓶盖开合方便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0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兔毛分梳机
- 下一篇:一种化纤丝网复合增强网的制备装置